:白起愿为吾王效死

    寡人相信您还是那个无双的战将,失去了您,难道秦国能横扫天下吗?”

    秦王稷竟然将这场秦国很多年都没有遭遇过的、巨大的败绩缆到了自己身上!

    他不仅仅没有怪罪白起,而且还对白起更加信任,赐下了自己的随身佩剑。

    白起终日漠然的眼中出现了一丝波动,眼眶微微有些湿润。

    他微微垂首,双手接过剑,沉声道:“王上,臣起向您立下誓言,此生定为您前驱,死不旋踵。

    纵然大河枯竭,大江断流,绝不违背今日誓言,以报答您的大恩。”

    白起手中捏着剑的手上,甚至青筋都要暴起了。

    秦王稷眼中带着笑,实际上刚刚得知战败之时,他简直要气疯了。

    但是白起的确是天下名将,即便这一场败了,也只能说败在洛氏手中正常。

    等到和其他列国对战之时,白起依旧无敌。

    尤其是秦国刚刚失败,还要防备着六国乘着秦国损失惨重的时候合纵攻秦。

    随着秦王稷对白起的放过,大殿中的凝滞感终于一扫而空。

    秦王稷回到上首沉声道:“诸位,此次战败,导致东出受阻,甚至韩魏楚三国还收复了一部分失地,日后秦国应当如何做,还要商议。”

    白起当即说道:“王上,臣曾经听说,剑士比剑之时,往往不是进攻太锋锐的人取胜,而是擅长防御的人获胜。

    这是因为进攻就会大开大合的露出破绽,更容易受到伤害的缘故。

    想必战争也是这样吧。

    臣不断进攻,妄图离间楚国,最终却被太子载找到了破绽,这难道不是洛邑大战失败的根源之一吗?

    臣很是担心啊。

    韩魏楚三国在太子载的率领下就已经强悍到了这种程度,若是关东六国合纵,难道秦国还能够阻挡吗?

    所以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要沿线布置防御。

    若是六国来攻,便依托山川险要,攻其不备,在函谷关和大河之前,让他们喋血而亡。”

    白起所说的正是秦王稷所担心的,“您说的是对的,但凡有国家强盛起来,其他的国家都会联合进攻。

    之前秦国远交近攻,加上六国懦弱,才能阻止六国合纵。

    现在秦国战败,诸国之间从未有信义可言,想必他们是要进攻秦国了。

    若是太子载率兵来攻,您能守住吗?”

    白起当即道:“王上安心,守城与野战是完全不同的。

    秦国此次损失虽大,但守住崤函没有问题。”

    最终,秦王稷问出一个问题,让整座大殿的温度又下降了几度。

    “太子载,该如何面对他呢?

    他在列国之间有威望,下次东出,如果太子载再次率领韩魏楚三国联军合纵,想必还是要无功而返了。”

    秦国想要东出,这就是绕不过的问题。

    白起紧紧地皱着眉头,思索片刻沉声道:“王上。

    太子载悍勇,谋略同样得当,是起生平遇到最强的对手。

    而且他身份高贵,想要离间是不可能的。

    只能从韩魏楚下手,太子载再强也只是一个人。

    正面战场想要胜过他,实在是太难了,恐怕最终结果都是两败俱伤。”

    众人都明白白起话中的意思就是,不管用什么办法,要么先把太子载的帮手搞掉,要么就乖乖待在关中,不要想着去硬碰硬,这是个能左右战争胜负的强人。

    秦王稷脸色变幻了数次,最终还是喟然叹道:“您是统兵和太子载交手的大将,应当听从您的意见。”

    ……

    太子载明白现在最正确的做法就是组织六国之兵合纵攻秦,攻破崤函,将这座雄关从秦人手中夺回来。

    现在秦国虚弱,诸侯对秦国心中的畏惧大大削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