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的洛苏

 邦周兴盛的根本,也会是它衰败的原因。”

 闻听此言,洛苏凝重道:“大行封建的弊端,这些年已经渐渐有苗头了。

 熊顿之事,就是前兆,但这件事停不下,也不能停。

 这就是上天永恒的法则吗?

 邦周与殷商不同,所以兴盛,未来会有一个与邦周不同的国度,灭亡邦周。

 到时候,覆巢之下,洛国安有完卵?

 我们洛氏又该如何传承呢?”

 姬昭淡淡道:“邦周一定会灭亡,但是邦周能存在一日,便让它存在一日。

 邦周在,即使子孙有些不肖,洛国也能安稳。

 若是邦周灭亡,洛氏就成为了无根之萍,想要保持氏族富贵,就不容易了。”

 从姬昭的话中,洛苏仿佛已经看到了邦周倾颓,洛国国都燃起大火的一幕,让他不寒而栗。

 ……

 归来的洛苏再次经历了思想的转变,本来对于犬戎之乱,摄政会议已经全权交给了齐侯处理。

 但是看着手中的信件,洛苏还是决定要给出自己的意见。

 在齐侯的统筹指挥调度之下,进攻王畿的犬戎部落已经退了回去。

 但是这些时日陆陆续续传回来的消息,却印证了两人当初的一些猜测。

 犬戎之乱的发生,的确是由于镐京的衰落,但最先忍不住的却不是西部诸侯国,而是盟友羌族,还有那些基本上与邦周互不侵犯的犬戎部落。

 经济的衰退,商品交换的减少,导致这些部落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降低,最终导致了羌族的作壁上观,犬戎部落的联合侵扰。

 西部诸侯见势不妙,顺水推舟,结果就造成了如今的局面,现在齐侯已经联络了一些诸侯,在镐京以西构筑防线。

 洛苏心中真是又惊又怕,贵族的堕落他早已知晓,几代洛侯也一直孜孜不倦的在姬姓诸侯之中,改正这种风气。

 但他没想到西部诸侯竟然已经堕落到这种丧心病狂的地步,现在能顺水推舟,以后就敢互相勾结。

 祖先创业何其艰难困苦,灭商之战,诸侯立国之战,千难万险。

 那时的邦周贵族,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才能从万死之中寻找生机。

 可现在这些诸侯公卿,生于温室之中,美酒美食、华衣美裳,何等富贵,祖先的尚武精神,丢了个一干二净。

 洛苏本就处于邦周灭亡,洛氏倾覆的惊怒之中,当即就给齐侯回信道:“舅父,关于犬戎之乱的后续处理,摄政会议已经全权授予你。

 但我实在愤怒这些西部诸侯,心中思绪翻滚,不得不说,这些话便供你参考。

 第一,我建议那些几乎没有抵抗,就弃国而走的诸侯,将名单报到洛邑来,薨的给恶谥。

 未薨的全部押送到王畿来,这些人既然不知道诸侯守土有责,便直接夺爵除国,废为庶人。

 第二,抵抗不利但是损失惨重甚至战死的诸侯,安排他的嫡长子继承国家,但要斥责他的家族,降低他的荣耀。

 侯伯子,依次降爵,罚没他们的部分财产,男爵不降,但要削其一半封地。

 第三,激烈抵抗的诸侯,按照功勋赏赐给他们财货、奴隶作为损失的弥补。

 第四,剥夺镇西诸侯的奉王受命,严厉的斥责他,将他公族所建立的国家多多罚没财产,但是不要动他,西部的防线还需要他参与。

 第五,对若羌部安抚,可以重申我们之间的友谊,并且愿意为他们提供过冬的粮食与盐;对黑羌部要严厉的问责,是否要与邦周为敌。

 第六,对犬戎这次的进犯绝对不能放过,在整合完西部诸侯的势力后,要主动出击,对那些一向对邦周不满的部落实行剿灭打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