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好就收

    这次他做出见好就收的决定,并不完全出于自身考虑,还考虑到了外间敌人的情况。

    于朝廷自身来说,在经历了这场开封之战后,兵马疲惫自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在于功劳的分润与平衡。

    如眼前的燕虎等将,这次的功劳已经很大了,自然不好再让他们继续去打洛阳。一旦因为拿下开封而使兵将骄矜,败了固然不好,可胜了,真就对他们有好处吗?就不怕到时功高不赏吗?

    而且,其他人又会怎么想?

    萧家兄弟、陈青云、聂龙卫挺、梁文统古耀华……这些将领都是忠心能干的臣子,总不能厚此薄彼,不给他们一个机会吧?

    有时候,平衡之道,也是相当重要的,更是用人的重要准则。

    至于对外方面,顾虑就更多了。

    洛阳及周边的城池要比开封更难攻打,那是真正的固若金汤般的存在。

    而且不要忘了,赵广校部下的兵马可不像开封这儿般是完全空虚的,他的兵马可还保存得很是完整呢。一旦仓促开战,朝廷大军所要面对的压力就必然是之前的几倍,真有取胜的把握吗?

    而即便抛开洛阳之难攻,自家真有信心,也不能忽略了来自关中李万年的从旁出兵啊。

    就目前的孙宁看来,恐怕剩下的这两方平天军里,论对朝廷的威胁,长安的李万年还在洛阳的赵广校之上呢。

    而以之前李万年的动静来看,一旦朝廷真全力对洛阳用兵,李万年是一定不会坐视不理,从而自关中起兵,攻越军后路的。

    要真如此,一旦陷入腹背受敌的窘境,朝廷真还有机会一统中原吗?

    思虑了一阵后,孙宁最终摇头,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对关中情况了解不多,甚至连对方到底能派出多少兵马都没个确切答案,他又怎么可能做出这样的豪赌和决定呢?

    所以,且等一等吧。

    或许,之前先南后北的决策又可以重新展开了,只要先占稳了开封,再与梁州合成犄角之势,则中原的争夺,便可以稳扎稳打,一步步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