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闷的公孙龙【求订阅*求月票】

 然后晋遥的思绪再次飘了出了邯郸王宫。

 貌似他挖来李斯之后,又要去挖韩非了,韩非为何入秦,是因为秦国不希望韩国出现一位大才挡住他们东出的脚步。

 可是现在秦国的战略方向变了,从赵韩变成了楚;而将来威胁韩国的就从秦国变成了他的赵国。

 这样一来,以韩王和韩国那群大臣的尿性,肯定也会想尽办法来拖住赵国进攻的脚步,然后把韩非像郑国一样卖给赵国。

 最后的结果就是,李斯和韩非还是会同门相斗。

 所以,姬不火老祖说的,大势所驱,历史无法更改,其实也有一定的道理,有些事是被大势所驱的,只不过细节上发生了变动。

 “大王?”廉颇和公孙龙看着说着说着,吃着吃着就停筹不食、精神游历的晋遥都是停下了快子。

 “啊?”晋遥也被叫回了魂,但是韩国貌似真的是要去一次,就是不知道会不会跟嬴政撞车抢人了。

 “刚刚听大王说,是想在赵国试行秦法?”公孙龙这次没有开口,也不好开口,所以开口的是廉颇。

 “可行性有多少?”晋遥问道。

 廉颇思索了许久,然后看向了公孙龙,这种事,还是公孙龙这样的文官更加清楚一些。

 只是廉颇也很清楚,这种变法的事,其实公孙龙反而不好开口。

 原因很简单,百家是为什么存在的?

 百家最初的时候就是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学说,被一国用为国学,而那一派也会在治国过程中不断的探索出自己的东西。

 这种习惯也是渐渐的形成了百家就国的关键,这也是为什么法家弟子多在秦、韩的原因,因为只有这两个国家是以法学为治国理念的。

 所以,为什么有模板不抄,根本原因就在于,其他国家很难再得到法家的大才和人才入国,因为秦、韩已经成了法家弟子的圣地。

 其他各国想要复刻秦国之路,那也很难招揽到那么多的法家弟子,尤其是那个能掌控法家弟子的法家大才。

 如今的秦国虽然是以法治国,但是丞相吕不韦都不是法家,可见想要得到一个能担任相国主持变法的大才是多么的艰难。

 而公孙龙身为名家之主,若是在赵国执政,却去用法家之法来变革赵国,那他有何颜面在名家立足,有何颜面在天下人面前再自称名家之主?

 同样的那也与公孙龙的治国理念相悖,并不在公孙龙的能力范围之内。

 “或许可以,也或许不行,关键是,大王找不到一个能主持变法的法家大才!”公孙龙倒是没有生气,也没有因此而产生抵触情绪。

 晋遥沉默了,这确实是个问题,没有人可用啊!

 变法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商君在秦国变法用尽了他的一生,还几乎耗尽了秦孝公、秦惠文王的一生,两代君王大臣才让法治在秦国站稳脚跟。

 赵国呢,赵国鲜有法家士子,也很难从秦国手中捞到法家大才。

 现在的李斯,恐怕也是刚刚接触到法家,还不是未来那个完全体的李斯。

 “大将军和相邦以为这天下如何?”晋遥沉默了许久,然后问道。

 “大王想问的是什么?”廉颇和公孙龙都看向晋遥,不知道他的这个天下是指的什么。

 “天下最后一统,哪一国最有希望呢?”晋遥说出了自己的意思。

 “诸侯之中,秦国最强,楚国次之,赵国再次,而最要担心的还是齐国之富,如今的魏国也不弱于我赵国,有信陵君在的魏国甚至还要强于我赵国!”廉颇从军事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若论政治之明,秦国最有一统的资格,其余各国加起来也不如!”公孙龙毫不客气地说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