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伦杯

 或许那几个健力宝的小子没事儿还能和曾政开开玩笑,但一看到撇着大嘴的朱光户,全都吓得不敢吱声。

 就像淘气学生见到班主任一样。

 寒暄了一阵儿后,朱光户进入了主题。

 “小曾啊,你自己那事儿办得咋样了?”

 “算是成了吧!”

 曾政在这件事儿上也没瞒着朱光户。

 对朱光户来说,他也不想看着辛苦带了4、5年的队伍回国就解散。

 “差不多能保留一半编制。”

 “哟!一半?你小子行啊,能耐不小啊!我以为你能弄到六七个就已经是极限了呢,没想到竟然是一半!”朱光户的声音也充满欣喜。

 一半,可就不能说是“火种”了,完全称得上“编制”。

 “那球队呢?名字什么的,都想好了吗?主场放在哪儿?”

 “这个我还在看。”曾政实话实说,“我打算年底买一个现成的壳子,到时候一起套进去就完事了。至于主场和场地的话,我实在是没钱了,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看看有没有合适的老板投资了。”

 “嗨,也真难为你了。搞俱乐部可不是一般人能负担得起的。你说你,好好的当个教练不行吗?非得搞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事儿。”

 朱光户恨铁不成钢地埋怨了曾政几句后,便严肃道:“健力宝马上就要回国了,不过回国后也不会立刻解散,毕竟今年甲A甲B都开始了,这大半年也不能让他们闲着。”

 “还记得我和你说过的土伦杯吗?”

 “竹鞋和我通了气儿,说不派国青去了,把这个名额给了咱健力宝。”

 “小曾啊,我听说欧洲那边也挺在乎这土伦杯的,你可不能让领导们失望啊!”

 “也正好借着这次机会,让这些小子们提前接触一下世界杯的氛围。”

 土伦杯?

 曾政一愣,随后回忆起来。

 法国土伦杯,自1974年第二届后每年举行一次,参赛的大都是21-22年龄段之间的球员。

 土伦杯历来颇受国际足联和欧洲足联的重视。

 无数次历史已经证明,参加“土伦杯”的球员都是各参赛国未来国家队的候选队员。

 土伦杯,已成了培养国际球星的摇篮。

 不仅如此,土伦杯也是各国人才交流的途径之一。

 每年都会有大量球探前往土伦杯挑选有潜力的新星,然后推荐到合适的地方去,其中不乏欧洲五大联赛豪门。

 对国字号球队来说,土伦杯算是一扇“免费”的了解世界足坛、加强交流的亮窗。

 在青年阶段和世界其他同龄队员较量,可以深刻体会相互之间的优势与不足。

 甚至还有人说,土伦杯的结果,将决定其代表国家队未来十年的成绩。

 当然,这句话是夸张了点。

 但窥一斑可见全豹,借着土伦杯检验一下一支国家青年队的实力,还是很有必要的。

 历史上,国字号参加过三次土伦杯,分别取得了第六、第七和第八的成绩。

 距上一次参加土伦杯,已经过去15年之久。

 这次国字号再次接到土伦杯的邀请,也从另外一方面证明,正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健力宝,在国际足坛还是有点名声的。

 这一次,竹鞋让国青让位给健力宝,也是想看看这支队伍目前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水平。

 “朱教练,那这次竹鞋有啥要求没?”

 “要求嘛...倒是没提。不过怎么着,也得小组出线不是?”

 “小组出线啊...”曾政点了点头。

 出线还是很好办到的。

 似乎听出曾政言语中的“迟疑”,朱光户安慰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