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结菩提果,菩提果中菩提子

    徐憬淮心里一惊,连忙解释道:“前辈误会了,晚辈只是喜好自由,不想受约束。”

    “是吗?你觉得你有拒绝的实力吗?”

    徐憬淮心里无奈,看向清幽大师说:“大师,在下想现在就背诵佛经,请大师安排一下。”

    公冶青神情一变,催动种在徐憬淮元神的魂念。清幽大师自然阻止了,看向公冶青说:“施主若无他事,便带着满尤下山吧!”

    公冶青一听这话,冷哼道:“千年后,我必将踏入魂海境。届时,大师还能阻我吗?”

    然而,清幽大师双手合十,道了一句佛号,这便是他的回答。公冶青心有疑惑,问道:“是佛顶金刚钟?”

    “善哉善哉!”

    公冶青明白了,感情是徐憬淮的一番歪理打破了清幽大师的桎梏。其实,她并不是非要收徐憬淮为徒,而是心愿已了,不知道该做什么。如今,有了目标,也能让她寂寞的心有一丝慰藉。

    ——————————

    寒山寺后院的一棵菩提树下,一大堆的经书显得格外醒目。徐憬淮靠在菩提树的树干上,额头盖着一本蓝色封面的经书。他本以为背诵佛经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但是清幽大师竟然封了他的神识,让他一字一句地读。

    当然,若仅仅是这样,也无非多花点时间而已。然而,真正麻烦的是佛经会影响人的心。换言之,徐憬淮无法做到只背诵而不理解。

    清幽大师修行万载,又岂会不了解徐憬淮的小心思。那日辩理,徐憬淮故意设下圈套,引清幽大师做选择。而无论清幽大师如何选择,都将动杀念。所幸,清幽大师及时醒悟,虽然毁了以往的修为,但却打开一扇全新的大门。

    清幽大师感受到徐憬淮的可怕,认为若让他成长下去,一旦入魔可就连佛都难以阻挡了。因此,才让他受佛经洗礼。

    徐憬淮虽然年纪小,但经历太多丑恶,而这些与佛经可是背道而驰的。故而,洗礼对他而言无疑是一种折磨。为了尽快离开寒山寺,他没有一直背诵佛经,而是一边修行一边背诵。

    转眼间,两年过去了。徐憬淮跟往常一样,待在菩提树下,唱诵着佛经。清幽大师路过时摇了摇头。徐憬淮叫停他,问道:“大师,你说这世间真有地狱吗?”

    “自然是有的。”

    “在哪里?”

    清幽大师捡起了一片落叶。徐憬淮见状,问道:“地下?”

    清幽大师手掌一翻,落叶飘向树根。接着,他又抬头望天。徐憬淮不太理解,看着手里的经书,问道:“大师,你想去见佛祖吗?”

    清幽大师并未回话,而是指了指自己的心。徐憬淮有些无奈道:“大师,你能说句话吗?”

    清幽大师催动魂念,凌空写下四个大字——言多必失。

    其实,清幽大师也很无奈啊!几月前徐憬淮找他进行一场真正的论经,结果他被反驳地动怒。若不是有僧侣阻止,他差点就动手打人了。为了反思自己,他决定百年内不再说话。

    徐憬淮看着“言多必失”,心念一动,对清幽大师讲:“大师,我想要一串佛珠。”

    清幽大师指了指菩提树,示意他自己去做。徐憬淮心里一乐,问道:“大师认为菩提树不算生命吗?”

    清幽大师再次凌空写字,内容是:

    菩提树结菩提果,

    菩提果中菩提子。

    菩提子落菩提根,

    菩提根上菩提子。

    话虽然绕口,但意思很明显。菩提果成熟后会自然脱落,而自然脱落的菩提果又会腐化,从而滋养菩提根,并留下菩提子。

    徐憬淮放下手里的经书,走向清幽大师,指着他手里的佛珠说:“大师佛法深厚,手中佛珠亦饱含佛意。可否将它送于我?”

    清幽大师一番思忖,决定送出佛珠。徐憬淮接过佛珠后,恭敬一拜道:“大师,我已背诵完全部佛经,您该放我下山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