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危亡

    旧社会的封建制度深入人心,三民主义虽然推翻了封建制度,但蒋石却并未将三民主义发扬光大,甚至践踏、摒弃了三民主义,致使社会发展到这种不伦不类的程度,民不聊生。

    战乱,受苦受难的是百姓,为战争负责的依然是百姓。他们享受了农民带给他们的优越生活,却不曾反馈于农民,这就形成了一种挤压,深沉的压在农民身上。

    “习惯吗?”

    夏远看着田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交了地税的他们手中已经没有了余粮,想要生存,就必须要想拌饭,捡拾掉落在田地里的麦粒只是其中一种,真正的大饥荒到了,人们是连树皮都会啃食的。

    他站起身,目光带着坚定:“幸福生活是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的,而不是通过地主施舍的。”

    夏远想到了红军,他问:“你知道红军吗?”

    老农夫愣了愣,喃喃道:“红军......”

    他似乎在年久的记忆搜寻这个词语,想了半天,摇了摇头:“不知道,没听说过,那是什么。”

    夏远道:“那是人民的队伍,他能够给人民带去幸福,会赶走地主,给人民分锝属于自己的土地,他们是一群有理想的人,他们会建设新中国,让大家过上幸福的日子。”

    在亲眼看到过旧时代,底层农民的生活之后,他终于意识到红军为什么会受到百姓们的爱戴,也为什么出现‘只有红军才能够救中国的’声音,他们是真正为人民的军队,而蒋石摒弃了先生的三民主义后,最终代表了地主阶级的利益,逐渐的走向了倒退的道路。

    “真的有这样的队伍吗?”

    老农夫愣了一下,记忆中的军阀只有压榨他们、剥削他们,和地主一样,是人民的军队,给人民分土地的军队还真是第一次听说。

    “有的。”

    夏远起身离开了,来到村子里,迎面跑过来的孩童和他嬉闹,拎着筐子下地干活的农妇远远的看了眼,呼喊着自己的孩子远离他,孩童一哄而散,没有了孩童在耳边吵吵嚷嚷,夏远也落得一个清净,衣衫褴褛的走在村子的路上,凹凸不平的走着。

    低低矮矮的破旧土房显得脏乱不堪,六七十岁,暮发苍苍的老人穿着破旧的衣服,身影句偻,枯瘦如柴,面色蜡黄,爬在捡漏的夹子上,用水混合着泥土湖着墙壁,

    年轻的都下地干活寻找麦粒,年老的留在家里,发挥点自己的力量。

    地主手下的地痞流氓在村子里下闲逛,看到夏远不由分说的围上来把他一顿拳打脚踢,夏远并未反抗,任由他们打骂,远处的树下站着的村民麻木的看着,眼中带着同情,却没有一个人敢上前来制止,地主手下的地痞流氓在村子里横行霸道,欺男霸女,无恶不作,面对地主手下地痞流氓的打压,村民也只能够默默地忍受。

    远处拾麦粒的队伍回来了,几个年轻人站在不远处看着欺负夏远的地痞流氓,为首的一个头发杂乱的青年神色愤怒的要上前制止,却被身旁的同伴拉住了,摇了摇头,示意他不要乱来。

    地主手中有枪,他们又要种地主的地,如果没有地主的地,他们都要饿死,但今年的收成甚微,税收又翻了翻,家里的粮食全交了也不够,听说南河那边出来了新的税收,粮有粮食税,盐有盐税,油有油税,有粮却连饭也吃不起,甚至出现了透支税收,明明是三四年,但税却已经收到了三六年,这边的国军来了,那边的阎军又来了,两个政府都要交税,把家里能卖的都卖了,才把税补上,战火又覆盖过来,辛苦一辈子顷刻之间化为了乌有。

    几千万难民疯狂的涌向各大城市,纵横交错的旷野上到处都是老百姓的尸体。

    水灾、旱灾,又是内战,死的人一片一片。

    向北方,日军侵占东四省,建立满洲政府,整个中国民不聊生。

    甚至有人怀疑,一九三四年过后,中国究竟还存在吗?中华民族究竟还存在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