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雨乱京华 难诉衷肠,生比死易

    看着窗外覆雪,宁致眼眶微红,他细细回想了一下当今朝堂,一路走来,真的是走的走,散的散,五大国公如今还在殷都的也就剩下他了。

    他打了一辈子的仗,朋友不多,除了那四个老家伙外,就关仲贤算是个朋友吧。

    关仲贤是个人物,将权谋和算计做到了极点,在高祯如此刚愎的皇帝手中保住了他们宁家,保住了大奉江山。

    他知道,关仲贤当丞相不是为他自己,也不是为了天子,而是为了百姓。

    对于关仲贤,他是佩服的。

    轻声叹气,脑海中又浮现出温哲的身影,从玉面尚书做到了玉面丞相,也算是奇人,如果说关仲贤是权谋和算计的话,那温哲就是铁血和果敢。

    他用雷厉风行的独断铁血清理了朝堂中的逆流,当然这也是他招祸的根源,对于温哲,他也是有些佩服的……

    脑海里闪过一个又一个熟悉的身影,这位戎马一生的老将军突然咳嗽作呕,旁边的老夫人赶紧上来轻轻拍打他的后背,涌到喉咙的鲜血被他一口咽下。

    视线昏花的老将军轻轻叹息,裹了裹身上的长袍,来到大牢外,冲着门口狱卒说道,“我想在院子中转转。”

    门口的狱卒点了点头,对这个老将军,他们司禁是有言在先的,不管什么要求,尽力满足。

    狱卒轻轻开门,老夫人扶着老将军走在绵软的雪地上,身后狱卒紧紧跟随,毕竟典狱监也有规矩在。

    宁致来到典狱监门口的亭子中,吐出一口血腥味混杂的浓重浊气,随后坐在石凳上,身旁的老夫人眼泪直流。

    宁致随手掀开亭上放着的大奉典律,亭子的主人站在高台上,隔着老远看着眼前的老将军。

    宁致看了几眼书本就放了下来,双腿吃力的站起来,随后脸色一阵潮红,看着四周牢笼一般的监狱,叹气道,“这就是我最后的结局了。”

    一个狱卒飞快的来到郑崇官房门前,刚想开口就被郑崇官打断,只见郑崇官凝眉道,“老将军这是在干什么?”

    宁致什么也不干,就静静的站着,身边的老夫人又怎么不知道这个她陪伴了一生的丈夫要干什么,对于他们来说,这不是想象中的结局,但却算是一生的解脱。

    宁致抬头看向郑崇官,隔着窗户的郑崇官在看到宁致的口型后,心中是赫然一惊,随后直接冲了出来,大喊道,“老将军,不要……”

    宁致看着郑崇官,肃立亭中,眼角含笑,喉咙一甜,一口逆血瞬间喷出。

    鲜血喷在雪地上,红的刺眼,老夫人不停的拍着宁致的后背,眼泪直流,但却一句话也说不出口。

    郑崇官大惊失色,飞速跑到院中亭前,愣在原地,摇头道,“自断筋脉,老将军,您为什么要这么做,我还没有放弃,车大人也没有放弃,六部各个大人都没有放弃,只要找到了丢失的银子,那就能证明您是冤枉的。”

    宁致笑容恬淡,眯起眼,看了眼天色,并没有理会郑崇官的话,自顾自的缓缓说道,“当初很多人劝我自立为王,我没有答应他们,这个答案寒了很多将士的心,导致很多将军卸甲归田。

    甚至还有人骂我是个胆小鬼,与我反目成仇,也让我宁家军巅峰不在,郑大人,你可知我为何这么做。”

    郑崇官摇头说道,“我……不知道,若是您在项州自立,以当时大奉的实力来说,无力阻拦。”

    “我宁致这辈子什么都不信,就信了一个忠,征战沙场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保家卫国,让天下百姓过上好日子吗?

    当时大家都劝我自立为王,可是我若是自立为王,那天下百姓岂不又要陷入战乱之苦,你是王是将,百姓并不关心,他们只关心谁让他们吃饱饭,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他们选择成为大奉百姓,是觉得在这片土地上他们活的有盼头,有希望,既然如此,那我宁致又为何要断了他们这点希望,绝了他们这点盼头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