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风雨飘摇十八州 初至扬州

 洛州风雪三日不停,雪势越来越大,思君亭之宴后,宁小川等人在洛州城歇了三天,三天后等到雪势变小,才重新启程东进。

 风雪暂停,苍白的太阳挂在天边,照下来的日光都是苍凉的白色,没有一丝温度。

 虞兮柠轻轻揉了揉冰凉的脸蛋,转身看向宁小川,“宁小川,你怎么了?自从上次和袁先生见面后,你就心不在焉的,到底出什么事了?”

 宁小川轻轻一笑,长叹道,“我在想到底怎样才能见到枪仙介云召前辈,完成袁先生的托付。”

 “太华山取土……”韩瞻喃喃道,“若是能见到枪仙前辈,依你礼国公之子的身份加上身边还有裴羽前辈,想必他老人家应该不会怎么为难你吧。”

 宁小川笑着摇了摇头,“那你可就想错了,扬州地处泪罗江以南,也被称为江南之地,江南之地自古以来就有很强烈的宗族观念,而扬州这个地方虽然不比苏州那般强烈,但是也多少受些影响,所以只要你不是他们本宗之人,不管谁来都要面对各种问题。”

 “确实如此。”柳恩在旁颇为赞同的点了点头,“对于这些宗族,大奉历代掌权者都没有办法将其彻底铲除,只能采用恩威并施的办法将其控制在手中,就像苏州公孙家族,仗着皇后是他们公孙氏之人,在苏州横行霸道,就连苏州牧都不敢多言。”

 “柳兄,你还了解苏州的情况啊?”宁小川诧异的说道。

 柳恩稍稍颔首,“算不上了解,有所耳闻罢了。”

 “不过我还是不解,为什么袁先生要将这么重要的事情托付给你,他为什么不自己去呢?”虞兮柠不解的看着宁小川。

 宁小川勒马停下,长叹一声,“我能看出来,袁先生心里是很纠结的,那把枪是他的执念,他是一定会去取,然而他却不惜许下重诺让我取替他取回葬妻之土,两者看似矛盾,实则是袁先生最后的心愿。”

 “什么意思?”听完宁小川的话,虞兮柠更懵了。

 此时坐在马车顶上的裴羽收起扇子缓缓说道,“因为他知道这是一场赢不了的战斗。”

 宁小川长叹一声,“希望这场战斗能来的晚一些……”

 漫漫长路,冬雪飘零,当众人抵达扬州的时候,风雪已经彻底停了。

 ……

 大奉永平三年冬,宁小川一行抵达扬州广陵城。

 广陵,扬州西部重镇,而他之所以叫广陵城,而是因为五百年前这里诞生了一位极负盛名的强者,广陵子。

 此人虽然是武林人士,但却心怀天下,五百年前带着一众武林人士南下抗击蛮夷,最终因为真气耗尽而陨落。

 为了纪念广陵子,当时的扬州牧便将广陵子的家乡改名为广陵,并立地建城,经历五百年的发展,最终形成了如今的广陵城。

 格物致知,天理人知,这是被理学家奉为圭臬的智商真言。

 理学家作为大丰九流之一,在大奉也有着不小的影响,就像法家在潞州的影响一样,理学家在扬州的影响力也是极大。

 理学家主张天理人知,以为天地之理在于人心,人们只要敬心尊己,便可领悟天地之道,最终与自然合二为一。

 然而对于理学的这种思想,曾受到儒家和道家的强烈批判,认为这是歪理,儒家崇尚奉献和忠君,道家主张自然和无为,这都与理学家的尊己不和。

 儒家批判理学家是自私自利,难登大雅,道家批判其是胡言乱语,荒谬不堪。

 然而这种尊己的思想却在一定程度上和江南宗族的观念不谋而合,因此在将江南之地,理学的影响慢慢的越来越大。

 广陵城外,因为这几个月东海王和扬州牧的原因,整个扬州都是提心吊胆,因此扬州城门口的守卫也比平常要严了许多,对于进出城的百姓都是里三层外三层的检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