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

    “富贵险中求,这世上从来就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

    似是有感而发,又像是将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说了出来。

    只听杨巡道:“现在东海的经济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手里的钱也越来越多,消费的水平也越来越高,而且房子又是家家户户必须的东西,房地产这一行,前景肯定也会越来越好。”

    宋运辉看着一脸意气风发的杨巡,忍不住出声提醒道:“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房地产的投入太大,回报周期太0长,要是没有雄厚的资本,只怕没那么容易。”

    宋运辉说的这些,杨巡自然知道,实际上在商场的项目里,杨巡就尝到了房地产这一行到底有多艰难,若非恰好有宋运萍认识了实力雄厚,手上不缺钱,关系又强硬的吕清漪,杨巡的商场项目只怕早已经折戟沉沙了。

    可正是因为王重、因为宋运萍、因为吕清漪,因为宋运辉,有这么多人站在杨巡的身后,使得杨巡的胆气愈发足了。

    “这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想要有回报,就必须得有付出。”作为生意人,杨巡深知这一点。

    从以前十里八乡的卖馒头,到去了深城之后倒卖磁带手表,各种电子设备,而后又被迫离开深城,来到东海,从电器市场到现在的商场,付出和回报向来都是呈正比的这一道理,杨巡早已心知肚明。

    “要是没有一点风险就能挣钱的行当,又怎么轮得到我们这些没有背景没有实力的草根呢!”说这话时,杨巡的眼中闪过几分黯然。

    在东海呆了这么多年,能挣钱的项目杨巡确实发现了不少,可却一直都没有掺和进去的资格。

    杨巡虽然说的隐晦,但聪明如宋运辉,又怎么会听不出杨巡的言外之意。

    “以后会越来越好的!”宋运辉道。

    “小辉哥,你刚来东海,一定还没有好好逛逛东海吧!”杨巡点了点头,顺势岔开话题:“要不我领你四处转转,我跟你说,这几年东海的变化可大了,用日新月异来说一点都不为过······”

    说起近几年东海的变化,杨巡的脸上忍不住露出了笑容,东海的经济越来越好,他们这些在东海做生意的,挣的钱也就越多。

    宋运辉点了点头道:“正好今儿有空,四处看看也好!”

    宋运辉到东海虽然已经有一个多星期了,却一直都待在单位里,跟着新同事们忙着东海化工的诸般事宜,毕竟东海化工初立,要忙活的事情简直不要太多。

    而且同一时间成立的可不单单只是东海化工而已,化工部给的经费就那么多,给了别的地方,东海这边就少了,一增一减之下,对于东海未来的发展影响也截然不同。

    宋运辉身为东海化工的一员,自然希望东海化工的起步能够更高,这样的话,将来也能在时代的浪涛中走的更快更远,拥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虽说如今宋运辉来到东海的时间比原著中早了不少,可相较于整个化工部大方向上的发展而言,不过是一颗微不足道的小石子而已,纵使是落入湖面之上,除了泛起点点涟漪之外,改变不了太多的事情。

    杨巡脸上露出笑容,一边领着宋运辉往车边走,一边说道:“那咱们先去商场瞧瞧吧!”

    杨巡想到的第一个地方,就是自己的商场,从小时候开始,聪明睿智,博学多才的宋运辉就是杨巡和弟弟妹妹们眼中无所不能的大哥哥,等到后来,宋运辉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上大学,杨巡和弟弟妹妹们对宋运辉也越来越崇拜。

    如今自己历尽艰辛,好不容易在东海打拼出了一番不小的事业,杨巡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领着宋运辉去看看自己打下的‘江山’了。

    宋运辉拉开车门,笑着说道:“正好,我早就想看看你的商场了!”

    宋运辉这话可不是敷衍杨巡,而是真的对杨巡的商场感兴趣,宋运辉在山背大队下乡多少年,就被杨书记照顾了多少年,那些年里,要不是有杨书记的照顾,宋运辉哪有那么多的时间读书、哪有那么的功夫跟着王重学那些五花八门的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