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涌泉村

 西北干旱地区,只要有条件的,在自来水没有接通之前,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备上一口水窖。

 这会儿王重有些庆幸自己已经升到了四级的土木建筑技能了。

 从设计到泥瓦,王重就没有不会的。

 王重特意查过资料,仔细的研究过了,心中早已有了定计。

 早在这座新房建起来之前,王重就做好了要挖水窖的准备,房屋整体的排水系统王重早就都规划好了,就等着水窖建起来,做好地面的引水和过滤的渠道,就能开始储水了。

 虽说再过两年就要搬去玉泉营的戈壁滩上了,可这两年时间里,王重还是要在这边生活的,而且既然要娶水花,那肯定就得在这两年里,而且是越早越好,王重可不想自己独守空房两年多,一个水窖肯定是不能少的。

 水窖的设计对于王重而言非常简单,只十分钟就把图纸给弄出来了。

 一般西海固地区的老百姓们挖水窖,都是直接开挖,挖成花瓶状,用提前和好的红土封面,但随着近些年来水土流失严重,土制沙化,这样做的危险系数大大增高。

 原着里水花嫁的那个姓安的就是因为挖水窖出了事故,把自己埋里头,弄成了瘫痪,王重做事一向以稳妥着称的,自然不可能犯和他一样的错误。

 王重早就想好了,用烧好的火砖来砌,这要是后世流行的一种方法。

 第二天一早,王重就扛着羊角锄来到自家房子边上,用石灰画好直径三二米的圆圈,然后就顺着圆圈径直往下挖。

 挖两个小时,用一个小时把坑边的土运到旁边的空地上。

 两天功夫,王重才把直径三米二,深四米五的圆坑挖好。

 之所以挖这么深,是王重打算把水窖底也铺上一层青砖,再抹上一层水泥砂浆防水层。

 之所以花了两天时间,主要还是越往下,往外运土的难度就越大,要是有人帮忙,王重一天就能把这活儿干完。

 但这活儿有一定危险性,王重这才没有找人,速度自然也就慢了。

 等挖好圆坑,王重又跑去县里,买回来三吨的水泥,一板车装了一吨二十包,剩下的装在空间里,拉回了家。

 细沙的话,建房的时候本就剩了不少,王重又用空间运了点,怎么也够用了。

 材料备好了,王重又动手做起了齿轮组和轱辘,一切准备就绪,才喊上三小,又请了水花,来自己家帮忙做饭。

 砌砖是个满活儿,快不了,得宝虽然跟着王重学了一阵子,但技术还没到位,要是围墙那些,倒是能上手,可水窖不同,王重不敢让得宝他们帮忙,而且得宝他们还得在学校跟着白老师,也就是麦苗的父亲,得宝的未来岳父读书。

 等到了周末,得宝他们放假了,王重才让他跟尕娃还有水旺他们帮着调水泥浆,用王重自制的滑轮组送料下坑。

 可德宝尕娃他们人小力弱,但还在能吃苦,花了两天,把窑洞砌成了大肚窄口的窖状,王重给了他们一人六块钱的工钱。

 把几个孩子都给高兴坏了。

 紧接着便是进水口和出水口渠道的梳理,这是个尤为精细的活儿,王重没让别人帮忙,自己亲力亲为,一个人慢慢鼓捣。

 光是弄进出收口就花了王重一天半的功夫。

 王重干活的时候,水花还是每天都帮王重做饭,但却怎么也不肯拿钱了,还说以前是人多,做的饭也多,拿钱还说的过去,现在就给王重一个人做,都是顺带的。

 王重知道水花的性子,看似柔弱,实则坚强,极有主意,也就没强求,但每次都定期的往水花家送米面粮油、还有羊肉的时候都会多送一些,让她连带着老支书的饭也一块儿做了,多的就当是王重跟老支书搭伙的饭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