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爆发

 果然,没过几天袁苟生在回家的路上莫名其妙翻了车。车上其他人都没事,偏偏袁苟生滚到了菜地里,被一根插在土里用来支撑豆角藤的竹签穿透了喉咙。

 诡异的是,还有一根竹签好死不死正好插在他的子孙根上,让活人看了忍不住瑟缩夹紧了腿。

 陶光明跟李文军讲这件事的时候又惊又怕,脸上带着疑惑的表情。

 李文军淡淡地问:“车上有几个人?”

 陶光明回答:“没问。袁德世已经死了,所以是袁苟生的老婆去接他。”

 李文军垂眼:“我猜应该只有两个人。袁苟生的老婆和司机。”

 更有可能是,袁苟生的老婆压根就没上车,后来才到了现场说自己在车上。

 用会给全家带来灾难的疯老头子换点钱,在袁家人看来大概是最明智的选择。

 不过这些,都不能明说。

 他也没有证据,跟他也没关系,何必多嘴给自己和朋友惹麻烦呢。

 李文军一脸淡然:“死了就死了,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反正他现在活着比死了还难受。”

 陶光明满脸惊悚,一时之间说不出话来。

 ------

 孙杰按照李文勇指使的,指挥人换了个方向挖,果然不出三天就挖到了新的矿脉。

 矿区里面一片欢腾。

 之前生怕矿区倒闭,惶恐不安,要死不活的那些人又神气起来了。

 “哈,矿区又活过来了,看李文军还敢不敢压在矿区头上。”

 “说不定产量高了,国家还会继续拨钱拨人来支持矿区的建设。”

 “就是,终于也让我们翻身了。矿区还是老大,把李文军赶出矿区去。”

 “等着看好戏吧。这两兄弟马上就要打起来。”

 只是他们要是知道能挖到矿都多亏了李文军指点了一下,不知道又要作何感想。

 想来这些人脸已经被打得皮厚如鼓,也不怕再多打一次了。

 这些铁矿石被拿去鉴定,定论是贫矿石,属于那种扔了可惜,用起来又费劲还成本高的矿石。

 市矿业局上报给矿业部,矿业部说国家现在需要铁矿石,我国的铁矿资源富矿本来就少。有贫矿总比没有好,要好好利用。

 于是市矿业局给黄铁矿下了指示:继续挖。提高产量,增加效益。

 沉寂了许久的井下又活跃了起来,开始热火朝天的干。

 一车一车的矿石源源不断的从井下运出来,通过火车运到市钢铁厂去。

 运输班的人都回去运矿石了,李文军这里就只剩下两个司机了。

 李文军又不准司机们疲劳作业,两个人搭档,跑完一趟长途回来,就必须休息一天才能跑下一趟。

 货物积压在厂里没人运出去。

 客户们一直打电话催,赵林急得嘴角都起了一串燎泡。

 李文军在县里登了个招聘启事:招驾龄两年以上,有长途经验的货车司机六名,入职最低基本工资二十五,每次跑长途有津贴,过年过节有奖金,解决配偶工作和子女就学。每年工资增幅不小于百分之十,工作五年、十年以上有额外奖励。

 这个招聘启事一出,简直就跟扔了个小炸弹在县城和矿区里一样。

 现在哪个单位不是累死累活都拿点固定的死工资。

 “文军实业”基本工资都二十五了,跑长途还有津贴。更别说配偶还能进“文军实业”工作。现在矿区的子弟学校更是在整个县里响当当。

 这里面的条件,随便拎一个出来都很有吸引力。

 除了一点让大家很纠结,那就是要扔了原来的铁饭碗来碰这个瓷饭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