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居然同意了?

 “在未来的几年,广东布政使司的情况必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广州府这里,将来不会比南京城差到哪里去的。”

 杨士奇如今非常的看好广州府的情况。

 一下子来了那么多的战俘帮忙修路,对于水泥作坊等各行各业的刺激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后世华夏为何很喜欢搞基建,就是因为这个东西对于经济的拉动效果很明显。

 可以给许多行业提供机会,解决大量的就业人口。

 大明现在还是一个农业国家,但是经过了几十年的休养生息,人口数量已经恢复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个时候,许多地方的人手都算是比较充裕的,需要给这些人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

 “上百万人动起来手来,比我们之前的计划可就快了很多了。”

 “杨司马,这一次安南获得的钱财,我要求你在明年之内全部花光。”

 朱瞻墉提出了一个非常特别的要求。

 杨士奇还以为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王爷,这些财物折算成银子,至少有三百万两,在明年内就要全部花光吗?”

 “没错!修路,修作坊,修桥,修房屋,不管干什么,反正明年内要把这些钱全部都花出去,彻底的将广州府的经济给刺激起来。”

 要让广东布政使司成为自己的大后方,那么就要让这里的经济发展起来。

 要让广州府对于天下的人才和商人有吸引力。

 要不然得话,广东布政使司的地位是不可能高到哪里去的。

 而要提高吸引力,自然就要搞点不一样的东西了。

 每个县都通水泥道路,新修建的房屋普遍都是青砖绿瓦的结构,现代化的作坊开始不断的修建,新式的学堂的出现……

 一些列的东西,在《大明日报》的影响之下,肯定会慢慢的进入到天下读书人和商人的眼中。

 慢慢的,广东布政使司的吸引力自然就上来了。

 不过,朱瞻墉也有自知之明。

 哪怕是到了后世都没有办法完全解决的问题,他肯定不会现在就去解决。

 所以这一波的重点发展方向,其实还是广州府。

 大概就是相当于后世的珠三角地区了。

 这一块的地区发展起来,越王府的影响力就彻底的起来了。

 “王爷,如果是花钱的话,肯定没有问题,属下这几天好好的规划一下,看看怎么花掉这些钱财才能创造出最大的收益。”

 确认清楚了朱瞻墉的想法之后,杨士奇心中升起了一股豪气。

 自己大展拳脚的时候,已经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