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墉的新想法

 “这种状态肯定是不正常的。”

 “我准备招募人员成立一家报社,负责运营一份报纸。”

 朱瞻墉觉得有必要掌控舆论,进一步的提高自己的影响力。

 没有电脑,没有互联网。

 没有电话,没有收音器。

 没有电视,也没有大喇叭。

 这种情况下,出版报纸就是最好的掌控舆论的好方法。

 先从广东开始,慢慢的影响到整个大明。

 将来在有需要的时候,看起来不挣钱的报纸就能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利益。

 这一点,恐怕没有几个人现在就能够看清楚的。

 甚至没有几个人愿意现在就参与到报纸行业。

 “报纸?王爷,报纸是什么?”

 于谦忍不住好奇的问了一句。

 跟朱瞻墉接触久了,他也算是明白了朱瞻墉的性格。

 只要是他单独搞出来的东西,一定是有点什么名堂的。

 “你可以理解成这是一种很特别的书籍。在报纸上面,主要是报道各种各样的新闻为主。”

 “比如广州城内发生了什么大事了,朝廷有什么新的政策了,我们的编辑和记者都可以把相关的内容写下来,刊印在报纸上面。”

 “为了让更多的人接受报纸,上面的内容一般要做到尽量的通俗易懂,报道的内容也不能那么的让人觉得枯燥。”

 “比如一些城内发生的趣事,就可以在上面报道。”

 “一些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也可以在报纸上说明。”

 “总之我们的报纸就刊登各种各样的有意思、有意义、有价值的新闻和评论等内容。”

 朱瞻墉越说,于谦的眼神就越亮。

 这是个好东西啊。

 单单听一听,就知道这个报纸是识字的人非常想要拥有的玩意。

 “王爷,这个报纸交给我来负责吧,我一定把他搞好。”

 于谦主动请缨。

 其实他不说,朱瞻墉也是会安排他去负责的。

 报纸这么重要的东西,肯定是要找一个自己信任的人去搞啊。

 要不然到时候重要的舆论战场被别人抢占了,自己就是想要哭也来不及啊。

 “没问题,回头我把这个报纸的具体东西整理成几张纸,把一些注意事项给写出来。”

 “从明天开始,我们就先准备第一期的《大明日报》,暂时先定为两天印刷一期,以后改为每天出版一期。”

 朱瞻墉先给《大明日报》定了一个调子。

 剩下的具体内容就交给于谦了。

 作为大明朝的宰相级人物,于谦的办事能力绝对是值得信任的。

 哪怕是刚开始的时候比较稚嫩,人家的上手也是非常快的。

 更加不用说于谦现在已经有了不少经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