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孙儿几年时间,全部灭了他们

 “只要几个月的时间,就能把他们的主力给灭掉了。”

 “之后再留下几支队伍在草原上扫荡,就能把他们的威胁彻底的消除掉。”

 “正好广州府和南洋那边都需要大量的人手来种植甘蔗等植物呢。”

 朱瞻墉可不怕朱棣给脸色。

 历史上朱棣五次北伐都没有彻底搞定的草原问题,其实在他看来还真不是那么的难。

 “瞻墉,你二叔我读书不多,但是对于夜郎自大这句话还是很有体会的。以前我没有感受到这话的含义,现在是彻底的见识了啊。”

 “这大明的将士如果都跟你一样的想法,迟早是要吃大亏的啊。”

 “你啊,还是太年轻,下次北伐的时候,你跟着我们一起去见识见识,就不会再这样子说话了。”

 “草原那么大,单单要找到这些敌人在哪里,都是需要花费非常大量的功夫的。”

 朱瞻墉越是那样坚持,朱高煦的态度反倒是越好了。

 在朱高煦看来,这是朱瞻墉在朱棣面前丢分的好机会啊。

 “你二叔说的对,瞻墉啊,下回你还是跟我们一起见一见草原上的情况,不要下了一趟南洋,就觉得草原上的人跟南洋的蛮夷那样容易对付。”

 朱高燧也乐了。

 他没想到朱瞻墉居然会犯这样子的错误。

 “你有把握让火器的威力成倍增加?”

 跟朱高煦和朱高燧的反应不同,朱棣这一次没有一味的笑话朱瞻墉。

 毕竟这个家伙最近一年给大家带来了非常大的惊喜。

 如果真的可以做到这个样子的话,那么大明的军事作战方案就会完全变化。

 这对于大明来说,显然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火器也不是刚刚出现,要想大大的提高火器的威力,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啊。”

 朱瞻基生怕自己弟弟头铁,做不到也在那里说没有问题。

 那就不好了。

 朱棣最讨厌这样子的人。

 指不定到时候还会影响东宫呢。

 “爷爷,我要是空口白牙的说可以做到,您肯定是不相信的。但是您想一想手榴弹,孙儿只是做了一些小调整,就让火药的威力成倍的增加。”

 “如果再能在其他地方做一些改进的话,让火药的质量提升一个等级,那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至于火铳,那也是差不多道理的,只要改善了钢铁质量和加工工艺,火铳水平提升是必然的事情。”

 “当然了,这些肯定都是需要一些时间,所以孙儿准备在广州府修建一座火药作坊和火铳作坊,专门研究它们的改善方案。”

 借着这个机会,朱瞻墉提出了在广州府开设火药作坊的提议。

 作为比较敏感的军用物资,目前只有兵部在南京城的作坊是有能力生产军用火药的。

 朱瞻墉要是擅自去搞这些东西,指不定到时候会被人弹劾成什么样子。

 “既然你有如此信心,那朕就给你三年时间,要是三年之后还不成的话,那你以后就给朕收着一点。”

 “别什么事情都是咋咋呼呼,搞的自己是天下第一一样。”

 左右自己好像不用付出什么,朱棣很是痛快的同意了朱瞻墉的提议。

 旁边朱高煦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