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墉的新想法

 明明很简单的道理,但是这个年代很多人却是容易被习惯性的思维给限制了。

 “多谢王爷答疑解惑,这个情况我们是基本理解了,但是朝中那些御史恐怕不会理解。指不定后面就会遭人弹劾。”

 杨士奇在朝中混了那么多年,对于那些御史的做事风格是最清楚不过了。

 这帮人好事不干,尽是做鸡蛋里挑骨头的事情。

 “王爷做的事情对百姓们有好处,但是对于读书人和朝中官员来说,应该谈不上什么好处。到时候招人嫉妒,几乎是必然的。”

 于谦自己就是读书人,自然很能理解读书人的想法。

 而他祖父也是洪武时期的官员,对于官场的情况,他也是从小就停了不少的。

 “御史的弹劾要是管用,还用得着刑部和大理寺吗?”

 旁边张軏忍不住都囔了一句。

 作为经常被御史弹劾的人物之一,他对御史显然也是非常不满的。

 “没错,到时候谁敢在那里胡说八道,我直接派人去把他从南京城带到广州来,看他们有什么话好说的。”

 朱勇现在跟越王府走的越来越近,屁股自然是坐到朱瞻墉这边的。

 “其实这个时候反倒是可以体现王爷来广州府就藩的好处了。要是在南京城搞出这么大的动静出来,肯定会有很大的阻力。

 但是在广州府的话,就没有谁敢跳出来说什么了。

 哪怕是有意见,也只能送奏折去南京城,等皇上和太子爷处理之后再说。”

 郑嘉这么一说,众人忍不住点了点头。

 广州府比较偏,但也不是没有好处啊。

 “确实也是,按照现在的修建速度,等到朝廷的意见下来,越王府估计都快要修建完成了。”

 于谦也忍不住点了点头。

 之前被强迫着带到广州府的不满,早就没有了。

 “王爷,如今朝廷一直都比较缺钱,虽然石见银山可以为皇上的内帑带来不小的收入,但是户部肯定还是缺钱的。

 如今王爷那么大手笔的修建新王府,到时候户部和朝中大臣可能会把主意打到越王府头上呢。”

 杨士奇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

 露富了。

 对于越王府来说,现在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这个好办,他们不是觉得我们有钱吗?那我就让大家知道其实越王府也缺钱,让大家知道我们为了挣钱,也是什么事情都敢做的。”

 朱瞻墉脑中突然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广州府这边的很多事情已经进入到正轨了,自己在不在,其实关系不是那么大。

 那么干嘛不趁着这个机会,出去捞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