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帮读书人,最是没有骨气了

 他们也不敢说什么。

 只好眼不见心不烦的经常待在船舱里睡觉。

 等到船只出现在珠江边上的黄埔码头的时候,他们总算是觉得解脱了。

 “都说广州天气非常炎热,我看好像也还行啊。”

 下了船,才在码头上的石板上,张軏大大咧咧的看着四周。

 “你现在是在江边,自然没有感觉那么热了。几个月后你要是还是这么评价,那就好了。”

 朱瞻墉看着黄埔码头四周的景色,也是颇为好奇。

 黄埔古港在后世已经没有什么像样的码头了,更多的是开发成为一个旅游景点。

 后世的黄埔码头跟现在的黄埔码头,也不是同一个地方。

 “王爷,迎接我们的人过来了。”

 王富贵看着远处一大队人马朝着这边而来,立马就猜到了这些人的来意。

 这年头,没有什么电话电报,他们也没有办法提前告诉广州这里的人自己会什么时候过来。

 很显然,人家也清楚这一点。

 所以每天都有安排人盯着珠江口的情况,一旦看到了朱瞻墉他们的福船,就立马汇报。

 哪怕是如此,也是等到他们下船了,他们才赶过来。

 领头的事广东承宣布政使司,广东都指挥使司、广东提刑按察使司的人员也都跟着过来了。

 天大地大,皇家最大。

 在封建王朝,一个王爷的地位,绝对不是普通官员可以比的。

 虽然老朱家的很多王爷都不争气,但是再不争气也是王爷啊。

 给广东三司的头头们十个脑袋,他们也不敢不给朱瞻墉面子。

 当然了,面子是给了,实际上会怎么对付朱瞻墉,这就不好说了。

 毕竟,表面一套,实际上又是另外一套的情况,实在是太常见了。

 对于这些地方上的封疆大吏,朱瞻墉还是很重视的。

 虽然自己的级别高,权利也不小,但是广东这边的事情,主要还是三司的人马在管理。

 自己除了封地内的两个县的事情可以直接处理,其他的都还要跟三司商量才行。

 “见过越王殿下!”

 “见过越王殿下!”

 “见过成国公!”

 ……

 各种官面上的礼仪,让人有点不想搭理,但是也不能完全不理。

 不过,见过面之后,不管是朱瞻墉也好,朱勇也好,都没有要继续跟他们寒暄的意思了。

 “诸位,我家王爷舟车劳顿,就不劳烦大家了。”

 这个时候,于谦这个王府管事就要出马了。

 虽然之前朱瞻墉开玩笑说越王府缺少一个司马。

 但是就于谦一个十八岁的秀才,怎么可能有资格担任一个司马?

 哪怕是王府官员基本上都是听王爷的意思,吏部只是走个任命的过场,也是肯定通不过的。

 不过,没有名分,权利却是一点也不少。

 这一点,于谦已经深有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