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

 朝中发生的事情,朱棣自然也都是知道的。

 汉王这一次跟着自己大胜而归,觉得自己立下了不少功劳,想要的更多。

 朱棣没有打压他,反倒是顺着他的意思把五城兵马司的兵权和监国大权都交给了他。

 但是,除了刚开始的时候,汉王府的影响力并没有因为这个而变得更大。

 甚至还因为没有妥善的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汉王如今在朝中的威望更低了。

 除了他的老部下,支持他的人并不多。

 “爷爷,我也不是单纯的为我爹考虑。其实这段时间我爹在东宫不出门,烦心的事少了,皱纹都少了一些呢。

 甚至我今年又要添加一个弟弟或者妹妹了。”

 朱瞻基谄笑着扶着朱棣的手,在皇宫里头走着。

 倒不是说朱棣年纪大了,走不动了。

 这纯属就是一种亲昵关系的体现。

 “你二叔一直心高气傲,觉得太子之位是他的。如今朝中大事交给他处理了几个月了,他自己应该也有所体会。

 朕在等他自己主动的提出来呢。”

 不得不说,朱棣对于朱瞻基还是非常宠爱的。

 这种心里话也都愿意跟他说。

 单单凭借着这一点,朱高煦就没有获胜的希望啊。

 “权利是男人最好的chūn • yào ,二叔如今尝试到了权利的味道,要他主动的放弃,恐怕有点困难。孙儿就担心到时候朝中大事被搞的乱七八糟,影响将来爷爷再一次北伐啊。”

 朱瞻基太了解朱棣了。

 对他来说,大明四周的敌人,最危险的就是北方草原上的那些蒙古人。

 瓦剌也好,鞑靼也好,都是朱棣希望灭掉的。

 虽然去年的出征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距离彻底的平定草原还是有很远的距离。

 朱棣对此也是有清晰的认识。

 所以哪怕是这一次回到了南京城,他其实也是在为下一次的出征做准备。

 要不然也不会让朱高煦去监国。

 “这事情让我再想想!”

 果然,朱棣还是动心了。

 所谓的再想想,往往只是一个借口,他需要一个下台阶而已。

 “爷爷,前段时间我去恒源祥棉布铺子的时候,发现那里的护卫的训练很是特别,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

 是不是找一个机会,让瞻墉训练的那些护卫跟三大营的将士比一比,看看是不是中看不中用?”

 朱瞻基没有继续在刚刚的话题中纠缠下去,而是很自然的切换到其他事情上面。

 把自己老爹的事情搞了之后,自己弟弟的功劳也有必要拿出来晒一晒啊。

 他可是懂兵法的人。

 对于一支队伍的水平如何,他是有着自己的判断能力的。

 很显然,朱瞻墉搞出来的那些护卫不简单啊。

 “哦?瞻墉莫非还懂兵法?”

 朱棣很是诧异的看着朱瞻基。

 自己已经有了一个文武双全的孙子了,莫非好事还能成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