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起

 自家儿子现在长大了啊,也知道关心东宫的事情,关心自己老爹了。

 很快的,朱瞻墉就跟张妍一起吃完了早饭。

 然后跟着书呆子弟弟朱瞻墡,准备出门。

 与此同时,在太平门附近,几名精壮的汉子正躲在一间酒楼的雅间里头,密切的注视着街面上的一举一动。

 他们已经得到消息,朱棣不会跟着大军一起进城。

 而是会带着小股人马直接从太平门入城。

 他们几个自懂事的时候就被灌输自己父母都是建文帝的臣子,死于叛逆朱棣手中。

 所以练武就是为了报仇。

 哪怕他们也知道自己这样子的人物,其实就是死士,他们也甘心。

 没办法,从小到大就被灌输这样子的思想,哪怕是不甘心也会去做的。

 “老大,你看一下这图,这是我设定的撤退路线,一旦我们得手之后,不要留恋,立马从这几条路线撤退,然后在城外再汇合。”

 虽然是死士,但是并不表示他们就想死。

 能够顺利的完成目标,并把自己的性命保下来,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嗯,我明白了!这个东西大家看一眼就行,关键还是要把朱棣老贼给杀了。”

 老大掌握的信息显然要更多一些。

 他并不是很关系撤退的事情。

 当然了,他也很清楚,就单靠他们几个人的力量,这一次能够成功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只是上面安排他动手,他没有办法反抗。

 再说了,十几年的仇恨灌输,他也想要释放一把。

 毕竟,这是他们这帮人距离朱棣最近的一次机会。

 而当他们几个在说着话的时候,太平门外,一支几百号人的队伍缓缓的朝着城门而来。

 “爹,这一次我们从漠北大胜而归,其实就应该大张旗鼓的进城,让百姓们都见识一下我大明皇帝的威风,像是这样子偷偷摸摸的进城,百姓们谁知道您凯旋而归啊。”

 朱高煦起着一匹高头大马,护在一辆马车身边。

 朱棣是一个马上皇帝,不过为了安全起见,进城的时候朱高煦还是劝说他坐进了马车。

 这样子方便他护卫。

 “这一次我们攻打瓦剌,虽然把他们打败了,但是自身的损失也不小。南京城中,许多人家中都要披麻戴孝了。这个时候搞什么凯旋仪式,有什么意思?”

 朱棣是个心高气傲的人。

 要不然一生也不会五次亲征漠北,为的就是灭掉蒙古各部。

 奈何草原上的敌人,还真是没有那么容易征服。

 严格说起来,他的五次亲征漠北,只是起到了威慑和压制的作用,并没有真正的削弱草原各部的实力。

 说的不好听一点,就打了个寂寞。

 要不然后面也不会有土木堡之变了。

 “爹,您就是太谦虚了,瓦剌部可是一个大部落,这一次被我们打残了,绝对是大胜而归啊。”

 朱高煦一边拍着朱棣的马屁,一边却很是警惕的注意着四周的东西。

 浑身穿着铠甲的他,倒也显得颇为英气。

 难怪朱棣会喜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