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孙,要不把我留下吧?

 甚至到时候我还要帮他们修路,让石见银山可以轻松的跟码头相连接呢。”

 杨士奇的能力,朱瞻墉是很认可的。

 如今石见国这里其实需要一个人主持大局。

 看着这个送上门来的人才,朱瞻墉心中有了主意。

 “这大内浩之今天看起来是很配合,当那是因为他被张軏的手榴弹给吓到了。

 到时候我们大家都离开了石见国,他指不定就反悔了。”

 很显然,杨士奇对倭国人没有什么信任感。

 事实上,这个年代的大明人,对于倭国人还真是没有什么好印象。

 主要是倭寇不断的侵扰大明沿海,把倭国人的形象彻底的搞坏了。

 “你说的太对了,我也担心大内浩之到时候会反悔啊。特别是石见银山真的开始大规模的出银子的时候,肯定会有很多人觊觎。

 要是我们在这里没有一个镇得住手脚的人物留守,我还真的是没有信心呢。

 杨大人,你觉得我们的队伍之中,谁有这个能力留下来看好这个摊子呢?”

 朱瞻墉自然是可以直接让杨士奇留下来。

 但是对方也可以不听。

 可如果是杨士奇主动提出要留下来,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所以朱瞻墉肯定是不会主动的开口的。

 “这……朱勇、张軏和郑嘉、陈昭几个,身份地位是足够了,但是他们有勇无谋,恐怕不会是倭国人的对手。

 其他将士的话……皇孙,如果这里真的有大银矿,那么他们可能都不合适。”

 杨士奇皱着眉头思考了一下,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

 “要是把胡掌柜留下来,你觉得合适吗?”

 “胡掌柜只是一个商人,如果让他留下来推广商业,那问题不大。但是现在石见国这个情况,胡掌柜应该是搞不定的。”

 杨士奇对朱瞻墉身边的人,显然也有一定的了解,很快就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王富贵呢?你觉得他行不行?”

 朱瞻墉继续“苦恼”的询问着。

 “王公公留下的话,那些护卫自然是不敢不听他的,但是留下的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大明的形象。王公公他……”

 杨士奇的意思很明显,王富贵也是不合适的。

 “那我们找一艘船回南京,让我爹安排一个人过来,你觉得怎么样?”

 “皇孙,这样子肯定可以找到合适的人选,但是一来一去,时间就太长了,到时候很可能陛下出征都已经回来了。”

 杨士奇再一次的否定了朱瞻墉的提议。

 “那……那如何是好?这石见银山,以后每年至少可以给朝廷带来一百万两白银的收益,事关重大啊。”

 “一百万两?皇孙,这石见银山的产银量真的有那么高?”

 “只多不少!”

 看到朱瞻墉斩钉截铁的样子,杨士奇有点犹豫了。

 他现在只是太子侍读,看着地位很清贵,其实没有什么权利。

 并且,只要朱高炽没有登基,他似乎也没有太多立功和升迁的机会。

 这肯定不是杨士奇希望看到的结果。

 石见国这里的情况如果真的跟朱瞻墉说的那样的话,那么意义就很不一样了。

 修建码头、修建道路、训练兵马、开采银矿……

 留在这里,可以说是有钱、有权还有兵。

 倭国人态度那么谦恭,留下来的人,日子应该很舒服。

 最关键的是有机会立下大功劳。

 “皇孙,要不……要不就把我留下吧!”

 杨士奇权衡利弊一番,心中有了决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