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上添花

 由不得韩景阳不怀疑。

 手里这个看着不起眼的小瓶子,不管从哪个角度讲都价值非凡。

 尺寸不大,但工艺非常复杂且精致。

 料胎珐琅彩。

 什么是料胎?

 其实就是玻璃,或者说琉璃,在清代已经非常接近现代的玻璃,但是纯手工制作,制作成精美的工艺品之后,品相几乎可以和最顶级的瓷器、玉器相媲美,而且玻璃的可塑性强,适配工艺种类也多。

 可以单独做器皿。

 可以在胎内加染料做器皿。

 也可以在器皿内外层写字画画做器皿。

 还可以施加珐琅工艺做器皿。

 就一句话,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料胎类工艺品在清代到近代的工艺品历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料胎珐琅彩更不用说,哪怕做工一般,价格也不低,因为料胎和珐琅彩的搭配需要极高的工艺水平,一般工匠做不了。

 所以,在清代、民国时期,料胎珐琅彩工艺品就是达官显贵和大中商人才能玩得起的好东西。

 到了现在,古玩市场上随便一件全品相的料胎珐琅器的市场价都在六位数。

 如果工艺水平、图案纹饰稍微精致一些,直奔半个百万起步。

 要是在这些基础上还有一些亮点,能轻松卖到一二百万。

 行内人都清楚这一点。

 所以,韩景阳看到手里的料胎珐琅彩锦上添花图长颈瓶,第一反应就是怀疑。

 怀疑这是个陷阱。

 可是小老头儿怎么看都是个普通人,看运势也不错,气息也正,不是坏人。

 然而这更奇怪。

 行内人谁不知道珐琅彩的价值?

 哪怕是个半桶水,也应该知道珐琅彩价值不菲。

 除非这小老头儿根本没把这个珐琅彩的长颈瓶当做古董。

 不管了。

 先拿下来再说。

 这小瓶子不但是一件精品,还可以鉴定。

 只要价格不是很离谱,就不吃亏。

 这么想着,随口味道:“这小瓶子什么价?”

 “这个啊,你看着给,能给多少算多少。”

 “你确定?”

 “那当然,我信不过别人,还能信不过韩先生你。”

 韩景阳笑了。

 这老头儿有意思。

 虽然心思狡诈,但说话确实好听。

 让我出价?

 这是吃定我不会压价太狠!

 不过,我不会上当。

 开门做生意,就不能心慈手软,不管是卖还是买。

 不然麻烦多多。

 所以,他伸出巴掌:“这个数。”

 小老头儿瞪大眼睛:“五万?”

 “想啥呢,五千。”

 “五千啊,嘿嘿,也不少了,好,五千就五千。”

 “转账?”

 “行,绿的蓝的都可以。”

 韩景阳转了五千块钱过去,拿起小瓶子直接返回店内。

 施小雅连忙凑过来:“这是一出门就捡漏儿了?”

 韩景阳回头看了一眼门外的小老头儿,点点头:“大漏儿。”

 “老公这运气,真没得说,出门见喜啊。”

 “我总觉得没这么简单。”

 “什么意思?有坑?”

 “是不是坑不知道,可必然有手尾,”韩景阳扫了一眼店内的气场和各色气息,都很稳定,“招财进宝”等技能也没发动,按理来说不应该有这么好的运气。

 东营银元虽然加幸运属性,但加得不多,聊胜于无,不可能有这么强的效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