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战役

    但随即,第二排士兵就紧跟着扣动扳机,又见一轮齐射,奔跑的骑兵又被射杀数十人。

    但这一次,胡赛因的运气就没有那么好了,他胸前猛地被打穿一个血洞,坚硬的盔甲并没有挡住弹丸的穿透,胡赛因惨叫一声便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胡赛因摔下来后并没有彻底落地,他的一只脚还被挂在马镫上,整个身体被受惊的战马拖拽着在沙滩上不停拖行,他的皮肤很快就被粗糙的沙子磨得血肉模糊,看不清样子。

    胡赛因的死虽然让骑兵们大为惊恐,但他们并没有停止冲锋的动作,都已经冲到了这个距离,这时候停下来不就是前功尽弃了?

    但随后,夏军的第三轮齐射紧随而至,几乎要冲到脸上的奥斯曼骑兵直接被这第三轮齐射打崩,战马也对那一把把闪着寒芒的刺刀利刃充满了恐惧,战马嘶鸣着扬起前蹄不愿继续前进,骑兵们顺势抽打战马,让它们调头撤退。

    在骑兵撤退的同时,夏军步兵也继续向他们的后背射击,一排排枪声中,不时有骑兵惨叫着坠马身亡,这一幕落在城墙上的奥斯曼士兵们的眼中,让他们士气不可避免的动摇了起来。

    「该死的夏人,他们的火力居然如此猛烈。」阿卜杜勒哈米德咬着牙,恨恨地说道,好在他们有坚固的城墙作为倚仗,夏军将会很难攻占这座城市。

    接着,在奥斯曼守军的注视下,越来越多的夏军在沙滩上登陆,他们乘坐着从菲内古尔征用的各式船只横跨海峡,将火炮也一并运了上来。

    在看见夏军的火炮后,守军再次出现了一阵骚动,他们意识到自己接下来的战斗恐怕难度会很高了。

    ……

    夏军在克里米亚半岛登陆并围攻卡法城的同时,另一边,夏军主力在傅兴华的亲自率领下只付出了少量的伤亡,便攻克了奥斯曼帝国在亚速海北滨的重镇卡拉阿丘,俘获了停泊在此的十三艘亚速海舰队的战船。

    此时,扎波罗热哥萨克与俄国的军队都已经越过边境,攻入克里米亚汗国的疆域,联军似乎找回了曾经并肩作战的手感,他们轻而易举地攻占了汗国北部的克孜勒亚尔与叶迪什库勒两座小城,兵锋直逼汗国首都巴赫奇萨赖。

    克里米亚汗撒里木明白扎波罗热哥萨克与俄国人的援军的战斗力没有夏军高,为了防止他们与夏军汇合以后,形成更加难以击败的大军。

    撒里木决定主动出击,先一步在野战中击败哥萨克与俄国人的联军,最起码也要展示出自己的实力,万一以后局势不妙不得不向夏朝臣服,也可以争取到一定的话语权,避免成为受人宰割的鱼肉。

    1672年11月20日,巴赫奇萨赖以北三百里丘陵地带。

    在撒里木汗的率领下,提前被集中在首都周围从而保存了有生实力的一万七千克里米亚军队主动北上,在联军南下必经之路上摆开阵势。

    这支克里米亚军队一共有五千名精锐的鞑靼骑兵和一万两千名鞑靼草原步兵,以及五十门火炮,当然,这并非是全部的士兵,先前曾经提到过,克里米亚汗国的奴隶贸易非常发达,在战争打响后,撒里木汗下令征用了国内的大部分奴隶,将其编入军队里。

    因此,克里米亚军队除了这一万七千名正规军战兵外,还有一万多个武装奴隶,撒里木汗在战前向奴隶许诺,他们可以「戴罪立功」,在战争中表现出色之人能够恢复自由身,甚至成为反而奴役他人的奴隶主也不是不可能。

    奴隶们的消息传递渠道十分闭塞,他们并不清楚外界的局势变化,都相信强大一

    时的奥斯曼帝国能够获得战争的胜利,因此除了少数还保留着血性试图反抗的奴隶外,大部分人都被安抚了下来,对接下来的战斗跃跃欲试。

    克里米亚军队主动迎敌的同时,扎波罗热哥萨克与俄国的联军很快得到了消息。

    俄国方面由曾经的西式团统帅鲍里斯·霍索夫斯基担任主将,这位经验丰富的将领率领五千名西式团士兵和五千名射击军士兵、三千名地方骑兵以及一百门火炮参战,俄国诚然对夏朝充满了仇恨,但是他们现在国力极度贫弱,为了得到夏朝的保护,他们只能听从夏朝的召唤,出兵参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