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莫斯科条约》

    在名字的最后一个笔画落下后,他全身的力气都好似被抽空了一般,身体摇晃,险些晕倒过去。

    而同样在条约上签字的傅兴华却面色红润,他心中充满了兴奋,唤来了一名士兵,说道:「将这条约保管好,送回京师,这可是我朝开国以来,对西域国家前所未有的大胜利。」

    「是!」

    看着那士兵离去的背影,傅兴华心情极好,虽然这份条约里他不得不去掉了在莫斯科旁驻军的条件,但总归是得到了他想要的,这纸条约能够将俄国彻底打趴,他们就算是想要再爬起来,也难了。

    在这「城下之盟」签约后,夏军便带着满意的笑容解除围困,往东前去接受下伊克与阿斯特拉罕两个地区。

    在夏军离去后,米洛斯拉夫斯基大公便彻底病倒,而俄国人怀着巨大的悲痛,将沙皇的遗体从弗拉基米尔迎接回莫斯科城。龗

    米洛斯拉夫斯基大公病倒,他们只能在瓦西里·戈利津大公的主持下为沙皇举办一场条件较为简陋的葬礼,在葬礼过后,王公贵族们却又开始为下一任沙皇的人选争吵起来。

    阿列克谢一世沙皇病逝得过早,因此并没有生下后世大名鼎鼎的彼得大帝,现在的他还有三个子女存活,一个是最为年长的15岁的公主索菲娅·阿列克谢耶芙娜,一个是沙皇的第三子11岁的费尔多·阿列克谢耶维奇,最后是5岁的小儿子伊凡·阿列克谢耶维奇。

    在这之前,俄国还从未有过女性沙皇,因此最年长的索菲娅直接就被否决了,贵族们只能推举11岁的费尔多登基,成为罗曼诺夫王朝的第三位沙皇,即费尔多三世沙皇。

    不过,《莫斯科条约》规定俄国从此以后不得再称沙皇,他们为了避免再将夏军引来,只能暂时称为俄罗斯国王,同时派出使者前往夏朝,请求天子的册封。

    ……

    《莫斯科条约》签订后的fēng • bō 很快席卷开来,在傅兴华的主持下,顿河哥萨克与扎波罗热哥萨克先后dú • lì ,脱离俄国统治,并向夏朝称臣。

    而对于蒙古土尔扈特部,傅兴华慷慨的没有计较他们对抗天朝的行为,表示只要他们愿意真心臣服朝廷,就对他们曾经的敌对行为既往不咎。龗

    阿玉奇汗也明白俄国都倒下了,自己的部落明显不是夏朝的对手,他果断地向大夏朝廷表示臣服,愿意率领部下蒙古骑兵加入夏军,为天子而战,戴罪立功。

    当消息传至江宁京师的时候,已经是来年正月过后了,1672年的大夏朝廷变化很大,朝廷一边向西征讨,让大军不断扩展在西部的边界,一边又以行政手段向南洋和绝岛输送大量人口,致力开发南洋。

    经过多年的开发,偌大的南洋,汉人人口已然突破了百万之数,而在遥远的绝岛,以及绝岛北部被称为瀛洲的巴布亚岛,也有着大量汉人到此开垦荒地,落叶生根,粗略估计,这两地的移民人口至少也超过十万之众了。

    但是他们和当地土人并不能算是和谐共处,土人对这些外来人仍然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尤其是瀛洲岛上的土著,他们经常会袭击移民村落,抢夺汉人圈养的鸡鸭鹅等牲畜,或是直接行凶。

    为了防范这些野蛮的土著,侨民们只能一边求助朝廷在瀛洲设置的瀛洲都司派遣官兵征讨土人部落,一边在从闽粤地区来的侨民的指点下,效仿客家人修筑带有防御功能的土楼,同时组织人手拿起官军淘汰下来的鸟铳进行巡逻防卫。

    值得一提的是,大夏并没

    有从官方层面收缴民间遗留的火药武器,一是有系统的加持,苏言不认为需要收缴武器,二是苏言希望能够保留百姓的血性,他可不想看到后世那种男儿不爱武装爱红妆,吃个桃桃好凉凉的可悲模样。

    此时的大夏,疆域之广袤,是历朝历代都无法比拟的,即便是曾经的盛唐都不能及。龗

    大夏疆域东起库页岛,西至里海西岸,北起北冰洋,南至澳洲大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勉强算是日不落帝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