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出征

    武安十七年正月廿二日,希瓦城北夏军营地,夏军第四旅仍然在坚守。憶

    副参将常万勇的牺牲虽然没能摧毁大部分敌人的重武器,但他们成功烧毁了许多扭力投石机和弩炮,减轻了夏军的防守压力。

    在第二天,盛怒之下的波斯联军向夏军营地发起猛烈攻势,他们的火炮、投石机与弩炮令木墙多处被轰塌,联军步兵随即如潮水般从缺口涌入营地,与夏军展开厮杀。

    在这种时候,夏军一直藏着的火炮终于派上用场,在那如天女散花一般的葡萄弹的炮击之下,联军步兵损失惨重,木墙缺口就如同人间炼狱一般,血流成河,横尸遍野。

    在12磅步兵炮的协助防守下,夏军虽然压力仍然巨大,但是在面对联军的猛攻时也算是有反制的措施了,联军几次猛攻都被12磅步兵炮的近距离霰弹轰击击溃,在那并不坚固的木墙内外,联军折损了数千条人命。

    数千条人命的震慑下,即便是波斯统帅法蒂尔也有些胆寒了,他拒绝了希瓦苏丹的催促进攻,决定改变战术,对夏军进行长期围困,不再浪费兵力投入猛攻。

    这也刚好如了夏军的意,第四旅在防御敌人的几次猛攻中也损失颇多,更是有两门火炮刚好被从天而降的巨石摧毁,营中储备的火药消耗殆尽,只保留了能够让火炮发射的部分,步兵只能以冷兵器迎敌。

    即便如此,夏军将士们仍然保持着高昂的战意,而那些被敌人轰塌的木墙缺口,他们直接将小山一般的敌人尸体堆起来,堵住缺口,并在上面浇水,让严寒下迅速冻结的水成为凝固剂,使尸山成为一道坚固的血肉城墙。憶

    言归正传,在得知夏军正在往希瓦城赶来的路上后,波斯军队统帅诺夫特·阿米·法蒂尔第一时间冲进希瓦苏丹的宫殿内,向苏丹询问起希瓦汗国的应对举措。

    第四旅的坚韧让法蒂尔对夏军充满了畏惧,他认为这样的军队不是他们两国能够对付的,在兵力极端劣势的情况下都能坚守下来,还让他们付出惨痛的代价,这要是放在兵力差距更少的野战中,他们两国的联军极有可能被夏军正面击溃。

    因此,法蒂尔在得知消息后,他虽然没有直接说出来,但他的心中已经有了个想法——那便是逃!

    呸,应该说是战略转进!

    继续留在希瓦城外,一旦夏军主力打过来,两军交战,他的下场十有bā • jiǔ 是死路一条,可要是撤回国内,他还能利用国内复杂的地形和国民的支持抵抗夏军。

    至于希瓦人……和他有什么关系?

    面对法蒂尔的询问,希瓦苏丹阿努沙一下子也慌了神,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是知道夏军肯定会打过来的,但没想到夏军的动作会那么快,而他们甚至连眼前的这股夏军都没吃掉。憶

    一开始的计划到现在这种情况完全被推翻了,事实证明他们不是夏军的对手,但他也没有了退路——以卑鄙手段杀死夏军高层,这个行为足以让夏军将他千刀万剐了,他要是落到夏军手中,直接被砍头都算是最好的死法了。

    因此,阿努沙苏丹回过神以后,马上就确定了下来,他一定不能向夏军投降,他只有唯一一个选择,那便是继续与夏军开战,借助波斯人的力量负隅顽抗。

    在确定了想法后,阿努沙苏丹当即对前来询问的法蒂尔说道:「法蒂尔将军,夏军来势汹汹,我们必须要通力协作才能应对这场危机,我认为城外的夏军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必须要赶在夏军主力到来之前,将他们消灭,否则他们很有

    可能会与夏军主力里应外合,在外面与夏军主力交战的时候从营地内杀出威胁我们的后方。」

    「我同意您的看法,苏丹。」法蒂尔点了点头,同意了苏丹的看法,但他并没有那个信心能够消灭城外的夏军,他更偏向于向南撤退。

    而且,有一个不能让希瓦人知道的阴暗想法已经在他的心中扎根许久,背叛夏人、杀死夏人高层的是希瓦人,和他们波斯人有什么关系?说不定只要夏军消灭了希瓦汗国完成了复仇,他们再在这个时候求饶服软,夏军还会放过他们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