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罪后的风波

    言归正传,在太子抵达北平后,他并没有听从河北布政使与北平知府的提议,另外选择住处,而是直接带队住进了被废弃十余年的紫禁城。

    紫禁城虽然在这十余年里没有得到修缮,但除了在火灾中遭到波及的宫殿外,都保存着足够的完整性,因此太子车驾只需要将其中几座宫殿打扫整理一番,就能够直接住进去了。

    在太子住进紫禁城的这段时间内,当地的官员几乎日日入宫向太子请安,并带来民间的小物件上贡,希望以此来讨好太子的欢心——不出意外的话,太子就是未来的皇帝了,提前跟未来的皇帝打好关系,也是不错的。

    半个月后,押送朝鲜国王及大臣的车队也终于抵达北平,因为已经确定朝鲜国王未来不可能继续坐在国王的位置上,所以夏朝一方对李棩的态度也就没那么温和了,直接将他们都关入了原刑部衙门的天牢内。

    在被关入天牢后,李棩明显是想不到自己会遭到这般对待,他直接冲到了围栏边,双手抓着栏杆,朝着外面大喊大叫,要求放他出去,但换来的却是看守士兵的漠视。

    为了防止这伙重要的政治犯出什么意外,狱卒都换成了羽林都的禁军们,他们对朝鲜属国的罪王可没什么好态度,不管李棩喊什么都不为所动。

    见李棩被如此无视,其他牢笼内被关押起来的南人党大臣们顿时就着急了,君辱臣死这个道理可是扎根在他们的心里,见君主受辱,许穆为首大臣们一个个跪在围栏边,用头不停撞击栏杆,同时嘴里也在大声呼喊着。

    外面看守的羽林都禁军哪里见过这种架势,顿时就急了,害怕他们自己把自己弄伤了,等会还要怪罪到他们这些看守人员头上,一个个都跟着冲了进去,强行将那帮大臣拉开,防止他们再去撞头。

    羽林都都指挥副使刘震这时直接走到关押李棩的牢房外,他面无表情的看着这位一国之君,道:「殿下,何苦呢?您还是在里面等着三法司的传唤吧。」

    (ps:前面写的时候忘了三法司,补上了。)

    「我是冤枉的!」李棩没有理会刘震言语中的冰冷,他双手伸过栅栏之间的空隙,抓住刘震的衣袖,还没有忘记为自己辩解:「我真的是冤枉的,这一定是有人想要陷害我,我要见陛下!」

    「这里是北平!」刘震有些不耐烦地甩开李棩的手,道:「陛下已经命太子殿下为钦差大臣了,有什么事你等见到太子和三法司再说吧。」

    「太子……」

    一听到是太子当钦差大臣,李棩眼前一亮,他还记得太子年纪尚小,说不定只要自己言辞诚恳,再卖点力表演一下,就能把太子应付过去了。

    想到这,他心里冷静了许多,他收回了双手,深吸一口气,随后说道:「寡人知道了,太子殿下什么时候要召见寡人?」

    「等候传唤。」

    刘震冷声说道,随后也不去理会李棩,草草给他行了一礼,便带队离开了天牢,而其他朝鲜大臣们本想接着喊,但看见他们的王上重新坐回了床上,也就没有再去大喊大叫了。

    几天后,太子苏唯泽下令将李棩从天牢内提出来,由三法司进行讯问,他在一旁旁听,这顿时让三法司的三位官员们有些紧张了,但他们也知道这是一个表现的机会,要是能够借此入了太子的眼,以后的前途将是万丈光芒。

    很快,李棩就被

    从天牢内带了出来,他在羽林都禁军的押送下一直进入布政使署,站在堂中。

    待李棩站定后,刑部右侍郎连以谦及两位都察院、大理寺官员一同站起身来,前者先是向李棩介绍了在一旁旁听的太子,后又介绍了两位同僚,自报家门,随后便开始对李棩的讯问。

    相较于李棩这边,和他一起被从朝鲜押过来的南人党大臣则是落入了锦衣卫手中,锦衣卫都指挥使同知王元用亲自坐镇监督,不论是***许穆还是身份较低的官员,都难以逃脱锦衣卫的严刑逼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