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末路(下)

 而与税务司一同被推出的税警总队也得到了扩大,地方的税警总队仍然保留正兵和辅兵的区别,正兵由武安五年的那次军改中退伍的老兵担任,他们装备了从军中淘汰下来的狗锁式燧发枪,辅兵则是地方征募的青年,装备号衣和腰刀。

 虽然夏军军中没有普遍推广号衣作为制式军装,但为了区别税警总队的辅兵和别的军种,他们身着的号衣前面写着一个大大的税,背后写着一个大大的辅。

 税务司在这些年里为朝廷源源不断征收了大量的税金,他们臭名远扬,凡是被税务司盯上的商人都会遭到严厉的盘查,直到被查出有偷税漏税的证据,因此为了避免麻烦,许多商人都在税务司找上门之前主动对当地的税务司官员进行行贿,税务司体系内许多官员因此赚得盆满钵满。

 张嗣宗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为了避免税务司的事情会影响到自己入宫的孙女们,他主动向朝廷上奏,请求在税务司内额外增加一个拥有监察职责的部门,他的这一上奏获得了皇帝的赞许,皇帝随即允准他的请求,下旨在税务司内部增设监察科。

 加入监察科的人员都要先接受严格的审核和重重考验,最后那些能力和品行过硬的人才会被允许加入,在监察科设置后,税务司内的一些贪腐风气随即遭到重创。

 而且地方的按察使也同样起到了作用,按察使除了监管省内官场外,也有监察税务司的职责,在按察使与监察科的联合打击下,税务司风气一清,那些落马的官员家中抄出来的家产也给国库输了波血。

 总的来说,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

 武安十一年,夏军仍然在朝鲜进行热火朝天的备战。

 朝鲜劳工和工匠们日复一日在各个造船厂加班加点,打造出能够将将士运过朝鲜海峡,在日本本土登陆的大船,而为了防备日本水军突进到岸边进行破坏,夏军又在岸边每隔数里就建造一座炮台,并日夜观察朝鲜海峡的情况。

 这并非夏军太过紧张,实在是有过前车之鉴——也不知道是该说朝鲜水军实在不靠谱,还是日本水军艺高人胆大,居然有几艘日本关船成功穿过朝鲜水军的拦截,在尚庆道南部登陆,并杀死了数十名朝鲜百姓,虽然很快被巡逻的夏军骑兵歼灭,但还是给当地人的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

 从那以后,夏军就开始在岸边建造集烽火台与炮台两个功能合一的炮台,防备可能的日军的突袭,毕竟对于当地官员来说,日军登陆后屠杀百姓算是小事,要是破坏了征日大计,那可就坏菜了。

 而在朝鲜海峡与日本海,夏、朝两国的水军与日本水军的战斗也在不时发生,夏军水师在接连的海战中展露了他们可怕的实力,前前后后拢共击沉了差不多快两百艘日本战船,威震日本。

 而朝鲜水师的表现就很差了,和日军打得有来有往,在夏军将领眼中简直就是两个菜鸡互啄。

 不过朝鲜水师虽然菜是菜了点,但他们还是成功拖住了日军的大部分战船,让夏军能够大发神威。

 在接连的海战下来,朝鲜水军内也浮现出了几位被朝鲜国内称之为名将的水军将领,其中有一位是朝鲜名将李舜臣的后人,其自然成为朝鲜君臣吹捧的对象,为了提振军中士气,称其为李舜臣再世。

 朝鲜国内的吹捧在夏军高层看来却是嗤之以鼻,但他们并没有打击朝鲜人的积极性,眼见日本水军折损众多,朝鲜沿岸也打造了数百艘大船,苏辅终于下令,决定对日本九州岛发动第一次试探性攻击。

 武安十一年二月初八,夏军以第四

 镇第一、二步兵旅为先锋,乘运兵船四百余艘,在北洋水师与朝鲜水师的掩护下先抵达对马岛,随后攻克壹岐岛。

 德川幕府想要看见的护国神风没有出现,二月份向来也不是什么出现台风的日子,夏军轻易渡过了朝鲜海峡,进入日本近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