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利

 出使准噶尔部的任务还算圆满完成,另一边,俄使在叶尔羌汗国的游说也获得了成功,叶尔羌汗国君主阿布都拉哈汗此时正被国内的黑山派和白山派之间的对立弄得焦头烂额,急需一场战争转移矛盾。

 因此,在俄使的游说下,他同意加入对夏朝的包围网,出兵夏朝的西北边境甘肃,作为代价,沙俄同样需要付出三百普特的黄金作为军费,不仅如此,沙俄也将支持叶尔羌汗国占领甘肃。

 从叶尔羌城离开后,俄使没有直接返回本土,而是继续南下,前往和硕特汗国首都逻些,意图将和硕特汗国也一同拉入对夏朝的包围网之中。

 沙俄使者离去后,叶尔羌汗国开始动员国内军队,阿不都拉哈汗也勒令土鲁番阿奇木(总督)巴拜·伊卜喇伊木集结兵马,作为先锋部队攻打肃州。

 巴拜·伊卜喇伊木接到命令后不敢怠慢,他在动员土鲁番与哈密的兵马的同时,也派出使者前往瓜州,要求那里的周人一同参与对夏朝的进攻。

 没错,在从大同北逃后,吴周在宁和皇帝吴应期的率领下艰难地穿过大片草原,绕过甘肃进入土鲁番,他们一开始还想从叶尔羌汗国手中抢来一块土地,但经过一番交战后,吴周落败,吴应期为了生存下去,只能请求自去帝号,向叶尔羌汗国臣服。

 阿不都拉哈汗经过慎重考虑后,决定接受吴应期的请求,将吴应期和他带来的军民安置在瓜州附近,允许其建立城池,但要求他们每年缴纳一定的税金和贡品,并在叶尔羌汗国爆发战争时加入阿不都拉哈汗一方。

 不仅如此,吴应期也不能称周王,而是被阿不都拉哈汗册封为周台吉,成为了叶尔羌汗国的臣子,他也接受了施洗,皈依叶尔羌汗国。

 至此,吴周的宁和皇帝吴应期就变成了叶尔羌汗国的周台吉,简直可笑。

 吴应期和他的周军始终牢记着是谁将他们逼到现在这番田地的,即便是到了异国他乡,周军仍然厉兵秣马,等待着有朝一日能够杀回中原,向苏言复仇。

 而这一天终于到来,在接见了土鲁番阿奇木派来的使者后,吴应期当即表示一定会集结所有兵马,作为汗王的先锋攻打肃州,等使者走后,吴应期也果然将他麾下所有的兵马集结起来,准备作战。

 虽然经过了多年的卧薪尝胆,答案在叶尔羌方面的严加防备和壮丁限制下,吴应期麾下的军队只从原先的千余残兵败将增加到三千余人左右。

 不过,吴应期吸取了曾经被赶出汉地的教训,他认为周军之所以会落败,火器比不过夏军也是其中一个原因,因此他砸锅卖铁,从西方商人那边购入一批火器装备军队,让军中的火器装备率超过百分之七十。

 另一边,叶尔羌汗国在国内集结军队的动静并没有被刻意隐藏,再加之叶尔羌高层的保密工作做得并不好,没过多久,整个叶尔羌国内与夏朝开战的流言就传得满城烟雨,沸沸扬扬。

 商人们最先有所反应,他们急忙将手中的货物变卖出手,随后带着钱财远离前线,潜伏在西域的锦衣卫也连忙将情报送回国内,最先通知给肃州卫的边军,要求边军做好备战准备。

 肃州卫边军得到消息的渠道也不止锦衣卫的警告,一些前去叶尔羌的汉人商队匆忙逃回甘肃,他们在途经JYG之时提醒了边军,后者再层层上报,最终被汇报到甘肃巡抚李道泰与甘肃总兵张勇面前。

 李道泰是一名传统的文官,他精于治理一方土地,而毫不知兵,在面对西方邻国的威胁时,他只能将兵

 权全权交给张勇,命其组织兵马进行应对。

 他能够做的,就是向朝廷送去奏疏,汇报这里的事情,寻得朝廷的支援,同时调集省内各地的粮草,供给前线。

 张勇也没有辜负李道泰的信任,他当即调集甘肃边军云集肃州卫,重兵把守第一道防线的中心JYG,并亲自坐镇肃州卫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