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辽阳

 既然苏言都这么力挺刘文秀了,那聪明人就都知道这个时候不要跳出来给皇帝上眼药,他们很明智的跳过了这个话题,讨论起孙可望再次往南跑的意图。

 兵部尚书张煌言同样一眼就看穿了孙可望的意图,他认为孙可望此番南下是要鸠占鹊巢,占南蛮之地躲避朝廷征讨,若是朝廷再如五年前那般放任孙可望苟延残喘,未来战端再启,朝廷将要付出比现在追击孙可望更大的代价才能将孙秦彻底消灭。

 因此,张煌言提议,应当调遣大军归入刘文秀麾下,使其全力追击孙可望,不让孙可望有喘息之机,即便孙可望逃到天涯海角,也要将其击杀。

 张煌言如此谏言,并非因为他与孙可望有仇,而是一句老话——“天无二日”,即便孙可望逃到了南蛮之地,他仍然自称天子,天子只能有一个,苏言是当之无愧的天子,那孙可望就必须将其彻底消灭。

 五年前放任孙可望在孟艮发展,就是为了能够找机会插足东南亚,而眼下目的已经达成,孙可望又逃到了阿逾陀耶,苏言也可在深入追击的时候找借口,顺便将兰纳与阿逾陀耶一同攻打,将孙可望的利用价值发挥到最大。

 想到这,苏言同意了张煌言的谏言,命兵部与总都督府一同制定调动计划,最迟于两日之内呈报给他。

 随后,这场朝会便结束了。

 张煌言和张名振的效率很高,两人是认识多年的好友,之前也并肩作战过,默契自然是有的,因此不需要两天,第二天晚上两人就一同入宫,向苏言呈报了调兵的计划。

 考虑到交趾未来还会爆发战事,兵部与总都督府并没有将第二镇列入参战的名单之中,他们决定调动先前留在西南协助改土归流的卢山伯刘镇国、平定侯林忠等兵马南下,归入刘文秀调遣。

 改土归流后,原先留守云贵两广等地的旧式军队没有继续待下去的必要了,兵部与总都督府的调动也刚好完美的解决了这两支兵马的归属。

 除了这两支兵马之外,他们还对此时正在西南组建的第六镇也进行部署,若是追击孙可望的军事行动失利,便从第六镇中分兵南下,补充刘文秀的军力。

 苏言同意了两人的调动计划,他封刘镇国、林忠二人为征南副将,命其二人奉总都督府令,南下参战。

 此外,他还授予刘文秀便宜行事之权,命其全力追击孙可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