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讨安南

 和济度的乐观相反,太子河对岸的东京城内,留守东京城的梅勒章京看着城外架起大炮准备强攻的夏军,脸上愁云密布。

 东京城作为曾经的后金首都,即便帝国首都已经迁往他处,这里仍然留守了一个梅勒章京,在夏军打过来的时候,留守的梅勒章京曾经向辽阳府城要求增派兵员协助守城,但济度无意分散宝贵的兵力去守一座注定失守的城池,他只象征性的派出一个牛录和数百包衣。

 这点兵力并不能缓解东京城的城防压力,东京城仍然兵力空虚,他们甚至都无法做到在每面城墙上部署足够的士兵进行防守。

 好在围攻东京城的朱雀左旅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将东京城围得水泄不通,他们也只能从两个城门外发起进攻,但这足够了。

 朱雀左旅的旅长与随军的副将王进宝在抵达东京城下后,并没有在城外构筑围城营地,他们在出发前就得到命令要求速战速决,因此在到达城外后便将携带的火炮一字排开,对准东京城的城门展开炮击。

 隆隆隆——

 河对岸的炮声让正在返回府衙的济度等人脚下一顿,他脸色大变,连忙看向炮声响起的方向,他见炮声是从东京城的方向传来的,如何不知道这是夏军开始围攻城池。

 虽然已经提前料到夏军会攻打东京城,但他心中还是难免焦虑,没有继续向府衙走去,而是马不停蹄的走向普安门,登上城头,遥遥向东京城的方向看去。

 但两地之间的距离还算有点远,济度等人凭肉眼只能看见远处代表东京城城墙的一条黑线,好在济度拥有从南洋买入的千里镜,他拿起千里镜向远方看去才勉强能够看见东京城外的夏军的军阵。

 东京城的城头并没有部署城防火炮,城中清军只能被动忍受夏军的炮击,几轮炮击后,城门终于被轰开,夏军随即吹响进攻号角,向城池展开猛攻。

 激昂的号角声中,身着重甲,手持战斧的俄罗斯卫戍军将士们呐喊着向被轰开的城门涌去,城墙上的满洲战兵连忙搭弓引箭,向冲入射程范围的夏军射出轻箭。

 不过他们很快就发现,射出的轻箭并不能对身着重甲的夏军造成有效杀伤,因此他们暂时停止了射击,等夏军冲到更近的距离后,用重型铁箭射击。

 那重型铁箭就是后世流传的如同标枪一般的重箭,虽然不至于像标枪那么夸张,但其破甲效果和威力还是有目共睹的,在清军换上重箭后,倒在箭雨之下的夏军步卒数量直线上升。

 “冲入城内,所有满人,一个不留!”

 夏军中的军官高声喊道,步卒在他们的率领下冒着箭雨涌入城门,踩着被轰碎的城门碎片冲入门廊,与门廊后严阵以待的满洲重步兵接战。

 一方挥舞着骇人双手战斧,一方手持圆盾与长柄战刀,在这狭窄的门廊内陷入惨烈搏杀之中,俄罗斯卫戍军挥舞的战斧能够轻而易举劈碎满洲大兵手中的盾牌,那巨大的后劲让满洲兵不受控制的向后退了几步,喉头发甜,几乎要口吐鲜血。

 一番激斗过后,夏军还是突破了满洲步兵的封锁,冲进城内,但他们冲入城内之后,立马受到了城内居住的满洲旗人的奋起抗击,城中满人在没有受到动员的情况下自发拿起武器与夏军作战,他们不论老少,同仇敌忾。

 曾经上过战场的老人组织男丁列阵迎敌,那些强壮的满人女性则是站在后面搭弓引箭,向夏军射击,在有着全民皆兵传统的满人内部,不论男女,在外敌入侵之时都能够上阵杀敌。

 相较于城中旗人平民的英勇,那些披甲包衣和组织起来的包衣奴就显得有些畏畏缩缩了,在辽东各地汉人起义后,满人对汉人的防备就提升了一个档次,那些接受过军事训练受到信任的披甲包衣还好,城中的包衣奴只能拿到陈旧不堪的武器,他们手中的腰刀甚至生锈不满了豁口,让人不得不怀疑是不是砍倒硬物就会自己裂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