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称帝

 他知道,苏定远肯定会明白他的意思的。

 先不管苏定远会不会明白他的意思,短短几天时间NMG骑兵就攻破了多座城堡,杀尽了里面的男丁,将女人尽数掠走。

 这些蒙古骑兵也知道夏军的可怕之处,因此他们并没有按照与吴三桂的约定,在越过长城后继续深入陕西,而是只在陕北一带肆意劫掠。

 那吴三桂听闻了蒙古骑兵的动作后,勃然大怒,唾骂这些蛮族的背信弃义,但此时他已经率领几乎所有的主力赶往河东之地,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十月下旬,吴三桂亲率大军进抵蒲州,在蒲州与大庆关之间安营扎寨,他此番率领的主力大军约有战兵五万余,对外则是号称十万大军。

 这里面自然是把他在山西一地强征来的民夫壮丁一块算进去了,不管这十万大军里的水分多不多,至少那周军营地是连绵数里,望不到头。

 而与他们一水之隔的夏军兵力就显得极为渺小了,张名振的兵马主要是他从舟山带来的万余将士组成的第一镇,第一镇自南征北战以来阵亡颇多,也有补充,兵力只维持在一万五千余人。

 而此番屯兵于朝邑的夏军仅有万余人马,他们唯一的优势可能就只有火炮犀利这一点了。

 这一点也足够威慑河对岸的周军了。

 十月廿七,身着甲胄的吴三桂登上了大庆关的城头,隔着那宽阔的浑浊黄河眺望河对岸的夏军军营,夏军围绕着朝邑修筑了一座坚如磐石的营地,河西的渡口也立起了几座炮台,上面放置了几尊沉重的红夷大炮。

 最让他恼火的是,包括大名鼎鼎的蒲津渡在内的沟通两岸的渡口都被夏军提前烧毁,这一段流域的船只也都被夏军征收,的因此周军只能从更远的上游收集船只,渡河的效率严重降低。

 滚滚黄河反倒成为了夏军的有力帮手,不论是吴三桂想要直取陕西,还是南下河南,黄河都是他无法绕过的一个天堑。

 他倒不是没有想过南下河南,改变战场,只是南下河南的危险性太高,一个不慎极有可能将数万大军全部葬送出去,如果他还是二十多岁年少气盛的时候,很有可能会付诸行动,可现在他已经老了,失去了当年的锐气和豪赌的胆量。

 因此,他选择了更加稳妥的陕西,就算不能收复陕西,一路西逃出甘肃镇,到广阔的西域去也能搏出一条生机。

 还有一点,眼看气温逐渐降低,寒冬的降临也不是遥遥无期,一旦步入冬季,黄河结冰,就算夏军能够一直阻拦他们到冬季,届时眼前这道浑浊的黄河也无法阻挡住他的步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