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的未来

 他的手指屈着,轻轻叩击着桌案,最后放在了上面的“夏”字上,道:“孤欲采纳吴尚书的想法,以夏为国号,夏也有大的含义,我新朝以武立国,也将向外扩张,打下一个庞大的疆土。”

 “所以,就立国为夏吧。”他斩钉截铁的说道。

 大臣们听后相互对视了一眼,随后许赫带头起身行礼,道:“遵陛下旨,陛下万年,大夏万年!”

 苏言笑着接受了大臣们的改口,抬手示意他们平身,他们随后又开始讨论起新朝的年号。

 大臣们在来之前都做过攻克,因此都给出了好几个可选的年号来,苏言一番挑选,选中了“武安”为年号。

 武安武安,本意为以武力定平安,也寄托了苏言想要通过赫赫武功打破这一乱世,让百姓恢复安居乐业的愿望。

 最后的议题便是首都的位置,这倒是没有太大的争议,在苏言眼下控制的地方,合适的能够作为首都的也就三个地方,其一为南京,其二为苏言还是楚王时的封地武昌,其三便是新近收复的河南府。

 南京就不用说了,六朝古都,又是苏言光复江南后一直以来的根据地,这里是新王朝天然的首都。

 武昌位于朝廷的中心位置,若是定都武昌,可兼顾东西,但武昌不及南京繁华,基建也比不上南京,所以进入备选后就被否了。

 至于河南府……河南府的前身便是洛阳,也是千年古都了,据说太祖皇帝曾经想过在洛阳、西安和北平之间择一处迁都,但因为太子朱标的离世而不了了之,但在经济南移的今天洛阳已经不适合成为都城了,所以也被否决。

 因此,首都就这样顺理成章的落在南京身上,定南京为京师刚好也符合苏言想要开辟海权帝国的想法,既然他准备将南洋也都纳入势力范围内,定都南京是最为合适的。

 最后,苏言又敲定了新王朝的国旗,中原王朝一直到晚清才终于有固定的国旗,苏言想要和国际接入,就要确定一面固定的旗帜。

 经过一番讨论,国旗也被确定下来,国旗一改明王朝的日月同辉旗,也并非一个“夏”字那么简单,按照汉家传统,新国旗上描绘着一条腾云驾雾的巨龙,它张牙舞爪,背上顶着一轮当空的旭日。

 这与满清的黄龙旗不同,虽然新朝的旗帜也是以黄色为背景色,但不论构图还是美观,都不是满清的黄龙旗能够比拟的。

 在后面国旗被紧急缝制出来,并送到苏言面前后,苏言极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