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成功收复台湾

 “臣反对!”兵部左侍郎顾炎武出列说道,他没有与吴钟峦相视,高声说道:“殿下,而今孙可望盘踞云贵,吴三桂割据陕西,北方各省及四川还处于鞑虏控制之下,我朝已是多线开战,兵员疲惫,粮饷繁重,府库空虚,怎能再启兵戈?”

 “臣附议。”户部尚书马国柱出列说道:“府库银两虽多,但粮草早已不足,若是再启战端,将无法供给大军远征,并且胡虏侵朝已有一月之久,朝鲜君臣是否还在抵抗还是一个问题,若是朝鲜君臣早已投降,大军出征岂不是白费功夫?”

 作为清廷的两江总督,马国柱自然比在座的人更清楚清军的实力和朝鲜的拉胯,虽然和南京朝廷的军队相比清军还是难以抵挡,可对付起朝鲜这个小趴菜,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不可能!”马国柱话音落下,跪伏在地的朝鲜使者就抬起头反驳道:“我国王上誓死抗清,眼下定然还在固守!”

 说完,他再看向坐在顶上的苏言,哀求道:“殿下,请求您出兵救援朝鲜,我朝鲜世代奉大明为父母之国,眼下在外的游子逢难,身为父母的怎能袖手旁观?”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有人憋不住笑了,他们知道朝鲜一直认为大明是父母之邦,但却没有想到他居然厚颜到敢在朝堂这种严肃的场合公开自称是儿子。

 苏言并不觉得好笑,他只觉得可悲——一个国家需要靠如此低贱的言语博取强国的同情换来援助,这如何不让人感到悲哀呢?

 他轻轻看了一眼笑出声的那个官员,后者连忙闭上了嘴,低下头来不敢与苏言对视。

 随后,苏言淡淡地看着那满脸悲愤的使者,他脑中思绪飞速转动,在思考出兵的必要性。

 出兵,毫无疑问是要的,这无关拯救朝鲜之事,是为了阻止清廷从朝鲜身上不断的吸血,让清廷还有余力与大明交战。

 问题是出兵的规模,朝廷眼下缺乏大规模远征的能力,不论是兵员还是船只,亦或是出征消耗的钱粮,都不足以支撑大部队渡海远征。

 因此,此次出征就只能出动小股精兵,兵力贵精不贵多,苏言军中唯一符合这个条件的,就只有罗杰斯突击队和近卫步兵了。

 而罗杰斯突击队还远在前线,近卫步兵又承担了保卫皇宫的任务,而且近卫步兵的数量也不多,这两个只能被pass掉。

 就在苏言思考的时候,内阁首辅许赫出列说道:“殿下,既然府库无法支持大军出征,那何不减少出兵规模,用以减少损耗呢?”

 说完,他看向公开反对的兵部左侍郎与户部尚书二人,道:“此番出兵并非只是单纯为了救助朝鲜属国,也是为了阻止胡虏通过掠夺朝鲜而壮大实力,眼下胡虏退回关外,北方又一片糜烂,胡虏或许是想依靠掠夺钱粮人口来恢复被我朝重创的伤痛,好卷土重来。

 若是我朝选择袖手旁观,让胡虏达成目的,恐怕不仅是养虎为患,还令仰慕我朝的属国心寒。”

 许赫的话有理有据,让诸多大臣眼前一亮,皆点头称,顾炎武消化了一番许赫的话语,马上做出回应,道:“首辅大人,按您所言,支援朝鲜确实是应该做的,只是能够远洋的舟船大多随国姓爷征讨荷夷,即便是有心想救,也无能为力啊。”

 说着,顾炎武摊了摊手,表示无奈。

 许赫没有回答,而是看向站在人堆里的水军司都统使黄恩本,被盯着的黄恩本有些汗颜,他水军司是管水师的,哪里管舟船有多少。

 本着不要得罪大佬的原则,黄恩本思索了一下,还是走出人堆,说道:“首辅大人,国姓爷的确带走了大部分舟船远征tái • wān ,下关港内具有远洋能力的战舰拢共有十艘,皆归镇海伯调遣,若是舍弃大部分辎重转而运送士兵,最多也运载不过八百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