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端重启

 “郡王殿下仁德,不愿目视尔等宁夏兵卒为那即将覆灭的伪清殉葬,又念在刘大人曾是我大明将领,迫于无奈才降了那满清,故而命吾前来向刘大人传一句话。”

 “什么?”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刘大人昔日降清之举实为迫于无奈,既往不咎,眼下王师归来,何不归顺王师,将功赎罪,保得军中儿郎性命,免遭客死他乡之苦?”

 说完,王元用收回了绣春刀,让刘芳名自行思考该如何决断,王元用虽然收回了刀,一副没有防备的模样,但刘芳名可不会因此傻乎乎认为对方就没有防着自己,让他能够找机会偷袭。

 事实上,刘芳名现在是能够朝着外面呼喊,通知卫兵进来抓捕王元用的,但是他不认为这是个好主意。

 王元用刚刚说的话他也认同,清廷在北方的糟糕通知和东南接连败仗都在表面这个新兴帝国正迅速走向败亡,继续为它效忠只会白白丢失性命。

 而刘芳名也不是什么忠君爱国之人,不然的话他早就在清军入关的浪潮中抗击清军而死了,而不是苟且到现在,摇身一变成为大清的边疆大将。

 一边是摇摇欲坠的清王朝,一边是力挽狂澜开始中兴的南明朝廷,再看看桌子上摆放着的数锭黄金,刘芳名心中顿时有了决断。

 ……

 “殿下,那刘芳名收下了卑职带去的黄金,表示愿意归降我大明,为我军夺取南昌府城。”

 明军大营内,从南昌溜出来的王元用跪在苏言面前,向他汇报着此次任务的结果。

 苏言听了他的汇报,脸上云淡风轻,并没有因此而产生别的情绪——刘芳名的归降就在他的意料之中,聪明人都会做出这样的正确选择。

 如果刘芳名拒绝了他的劝降,还坚定地站在清王朝那边,苏言反倒会觉得吃惊,因为刘芳名会做出这种决定,除了还想待价而沽之外,苏言找不到其他理由去解释。

 不管怎么说,刘芳名虽然同意劝降,但苏言并没有因此就彻底放下心来,一直到木已成舟,南昌城光复前,他都要做好防范,防备刘芳名反将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