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家(二合一大章)

 如此便宜的造价自然带来了限制,目前苏言只有修建一所大学的权限,他经过一番考量后,便决定在玄武湖边上,三法司北边修建大学,并命名为应天大学。

 苏言的构想是等应天大学成立后,朝廷官员以大学毕业者优先,逐渐淘汰那些只会八股文的腐ru ,读书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他们一看见大学毕业优先当官,肯定会像是嗅到味道的苍蝇,蜂拥进入大学。

 ……

 “督师大人,您召见草民前来是有何要务?”

 南京总督府(原两江总督部院),钱谦益有些惴惴不安地坐在苏言命人赐予他的椅子上,看着坐在桌案后办公的苏言,小心翼翼地问道。

 一想起自己曾经也是朝廷的二品官员,威风八面,如今明军归来他却要如同草菅一般在苏言面前谦恭卑微,钱谦益的内心再次涌起浓浓的羞愧和悲哀的情绪。

 苏言并不理会钱谦益的情绪,他放下手中写着学堂兴建计划的毛笔,淡然道:“本督召你前来,是希望你能够为本督,哦不对,为大明做一件事。”

 “督师请讲。”钱谦益收拾了一下心中的苦涩,拱手说道。

 “而今江南初定,各地衙门缺员严重,本督欲开科考试,从民间招揽人才,补充各地官员空缺,又恐各地士子因为本督近些日子对通敌卖国之人的清算而不敢参与,所以希望牧斋先生能够出面号召。”

 既然是想要找人帮忙做事,苏言到后面也不吝啬一个牧斋先生的敬称,可谁知道,在听到他称呼牧斋先生后,钱谦益的眼睛顿时就亮了,在苏言有些错愕的目光中,钱谦益从椅子前站了起来,拱手作揖道:

 “督师重托,草民自然不敢推辞,草民回去便号召江南士子为国效忠!”

 对钱谦益的热情,苏言先是错愕,随后很快就释然了,钱谦益自从降清后,余生都在被降清的悔恨所困扰,在明军收复南都后,他的悔恨更加浓郁,经常在家中自酌自饮。

 而现在,苏言希望他出面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号召士子参加科考,在他看来,这就等于一个信号——朝廷需要你!

 他要是能够干好这件事,上达天听,说不定他还能借此机会洗去先前降清的污名。

 因此,钱谦益想都不想,就接受了下来。

 见他如此热情,苏言秉着能者多劳的原则,轻咳一声,道:“除了这件事外,本督还有一件事,不知道牧斋先生感不感兴趣。”

 “督师请讲。”这一次,钱谦益的心里没有了刚刚的苦涩。

 “本督决定在江浙闽三省各州府县兴建学堂,适龄孩童都能够免费入学堂就学,在玄武湖畔兴建大学,此事关教育大计,本督麾下无相关人才能够主持大任,思来想去,就只有牧斋先生合格了。”苏言说道。

 “兴建学堂和大学?”钱谦益微怔,他斟酌着话语,试探地问道:“敢问督师,这兴建学堂还能理解,这大学又是何物?”

 “大学也可以理解为国学、太学、国子监,教育内容包括数学、化学、文学、政治、音乐、美术等等学科。”为了防止钱谦益不懂,苏言又费了一番口舌将这些学科介绍了一番,等一说完后,钱谦益听得有些懵懵的。

 消化了一阵后,钱谦益点了点头,他又抓住了刚刚苏言话中的重点词,说道:“督师刚刚说要在各州府县兴建学堂,让百姓免费就读,算上大兴土木的花费,这对于朝廷将是巨大的开销,如今鞑虏未平,就将银两全部耗费在教育上,未免有些本末倒置了吧。”

 “非也。”苏言摇了摇头,道:“教育,是国之根本,要想国家强盛,就必须重视教育,何来本末倒置之说?”

 见苏言如此回答,钱谦益也就不自找没趣,再劝说下去了,他拱了拱手,道:“既然督师如此信任草民,草民愿为督师效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