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兵一处

 于是,他就命卫兵将钱谦益的信件呈上来,那卫兵早已将信件带了进来,因此直接走到苏言身边,将书信呈递给他,苏言接过后捏碎封口处的红漆,将书信从里面取了出来,摊开查看。

 入眼的是一行行结体严整、姿态雅丽的行书,哪怕是不懂书法的苏言都觉得这些字写得很是好看,不过他没有多花心思在书法上,而是迅速浏览了一番书信上的消息,越看,他就越有些心惊肉跳,脸上的表情也变得阴沉了许多。

 王翊和苏辞看着他的表情变化,相互对视一眼,都觉得这是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了。

 苏言很快就放下了信件,他深吸一口气,将体内的浊气一同排出,面对两人不解的目光,他沉声说道:“书信上说,清廷任命端重亲王爱新觉罗·博洛为征南大将军,总督五省兵马,又以谭泰为副,率领正黄旗兵马南下,他们的目标正是我们。”

 此言一出,两人都惊得倒吸一口凉气,苏辞率先发问:“大人,这个钱谦益的情报准确吗?别是清廷为了阻碍我军进军的速度,命他提供的假情报。”

 “不,书信上的这些消息都是真的。”苏言摇了摇头,道:“清廷没必要这样做,若是假消息,我们很快就会得知真相。”

 还有一句话他没有说,站在后来人的眼光看,他知道钱谦益不会提供假的消息。

 “嘶——”

 苏辞听言,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苏言的目光投向王翊,后者也是眉头紧锁,苏言见状开玩笑似的说道:“王侍郎,你并非我的部下,若是害怕,可以回舟山去与鲁王殿下汇合。”

 他话音落下,王翊就语气严肃地说道:“督师大人,您是在小瞧下官不成?下官若是那贪生怕死之徒,就不会毅然投身反清!”

 “好!”苏言赞许道:“完勋之言如雷贯耳,是我说错话了。”

 为了表示亲近,他没有继续叫王翊官职,而是称呼了他的字。

 王翊也察觉到了这一点,但他没有就此多言,而是起身走到座位旁,单膝跪地抱拳说道:“督师大人,大丈夫当以身报国,如若大人不嫌下官愚笨,下官愿在大人麾下以供驱策,为反清大业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苏言连忙起身,亲自将王翊从地上搀扶起来,动情道:“有了完勋的相助,简直是如虎添翼,又怎敢嫌弃?快快请起吧。”

 王翊顺势起身,这支四明山抗清义军里仅存的一支兵马,就此加入了苏言的麾下。

 ------题外话------

 王翊(1616年~1651年),字完勋(一作定勋),号笃庵,汉族,明清际慈溪人,迁居余姚。与张苍水坚持在四明山抗清,1650年(明永历四年,清顺治七年)入舟山后分别任兵部左、右侍郎。有好友朱舜水。当名士朱舜水得知王翊死于中秋之日,发誓再也不过中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