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露,名望蹭蹭涨】

    公众对于这个方案基本上都没有太大的歧义,这的确是相对而言最为公平的解决方案了。

    抽签的事情不给各地分支机构,而是由机构总部来执行,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其中在地方执行存在的猫腻问题,而且抽签公开直播产生。

    然后具体的抽签规则不是把所有名额放在一个篮子里进行抽选,而是以省份为单位,按照各省份所在地的申报名额放一起进行抽签,该省份分配到的实发名额指标根据其申报的名额按等比例分配,这样确保了不同省份申报的名额无论是1000个还是500个,中签概率都是一样的,而且不会导致某一个地区500个申报名额全中的事情发生。

    公众们对此非常认同,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这确实是相对最为公平的分配方案。

    剩下的就看自己的气运了。

    新闻发布会结束后,来自全国各地的贫困生,凡是了解这个事情的人,都开始准备材料进行申报了,尤其是高中、大学这一学龄阶段,因为接触互联网信息有相对优势。

    所以这个群体最为迅速,而且基本都是直接走官网线上申报通道。

    而教育助学基金机构这边,分部在全国各身份的办事处的人员也在积极与当地学校交流磋商,让学校方面把消息传达下去,提供申报名额。

    有的地方有的学校颇为积极,很是热切;

    有的地方有的学一看自己啥好处没有、啥决定权也没有,助学金自己不能干预,名额也不能干预,兴趣不大直接找理由推掉;

    有的地方有的学校想让教育助学基金给学校提供资助作为合作条件,不提供就拒绝合作。

    消息面上,方鸿搞的这个教育公益事业,可以说是为他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褒奖。

    其实这个社会还是很多热心人士的,也由衷的想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一些人,但是这些略有富足的热心人士能做的就是直接捐钱,因为不可能再抽出时间精力去具体的做,只能通过第三方公益机构。

    而问题就在于,现在的那些第三方公益机构是让人一言难尽,众多社会上的热心人士对其充满了不信任,钱捐赠出去了最后自己成了大冤种。

    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根本得不到帮助,既如此那就收起这份善心吧。

    而这些人在看到方鸿搞的教育助学基金,尤其是看到这个机构透明的运行机制,于是有很多热心人士都在方鸿的微博留言私信,希望他能开辟一个渠道,想把钱捐赠给教育助学基金,委托其帮助更多的困难群体。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