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饼,新鲜的烧饼...

 鸭油酥烧饼,名字中除了鸭油和烧饼还有一个酥字。

 这很关键,烧饼酥不酥将直接影响食物的口感。

 揉完面的卡伦开始准备油酥,这个过程对鸭油和面粉的比例有很大的要求,寻常人很难把握精良,但明显难不倒卡伦。

 将加热后的鸭油放到一旁冷却,随后用缓慢的动作均匀的倒入面粉里,进行搅拌。

 鸭油加热的温度,和搅拌过程中的时间难以言传,根据量的不同会有不同,要想制造出完美的鸭油酥烧饼全靠经验。

 没有个七八年的功底,很难把时间掌握到刚好,不是容易火大,就是火小,过程中存在致命瑕疵。

 而经验丰富的卡伦则能通过油花,准确判断出油内温度是否事宜,这是日积月累的经验,同样也是一种天赋。

 为何卖鸭油酥烧饼的店铺大多都是中老年师傅,因为年轻人没有几个能沉下心来积累经验。

 随手切了一些葱花,卡伦一边顺着方向轻轻搅拌,一边向里加入盐、胡椒粉、葱花、鸭油和少许白糖。

 受众不同,制作鸭油酥烧饼所加入的调理也会有所偏差。

 有人喜欢吃甜口就会加入少许白糖,而对于喜欢吃咸口的人来说,白糖简直就是罪恶根源。

 到这一步制造鸭油酥烧饼的核心过程就基本接近尾声,接下来就是将烧饼制造成圆形,放入烤箱等待出炉。

 传统的鸭油酥烧饼是用炉子烤制而成,中间是火苗和木炭,将烧饼一个挨一个的贴至火炉四周。

 这样烤制出来的烧饼会更加酥脆,表层样子更加美观。

 不过现在都2015年了,卡伦就算抱着食材跑到乡下也不好找烤制烧饼的火炉,所以只能用烤箱代替。

 定好时间,等待着鸭油酥烧饼的出炉。

 反复烤了几箱,卡伦今天一共做了90个烧饼。

 六个人用餐,平均一人吃15个,加上些许热菜大概也足够了,实在不够就吃三明治,制造起来简单。

 随着90个烧饼统统出箱,忙乎了一大早的卡伦肚子不争气的开始叫唤,看到沃尔等人还没有到,卡伦留着口水决定先吃几个。

 到时候就告诉他们自己只做了85个烧饼,反正这帮家伙也没证据。

 新鲜出炉的鸭油酥烧饼外表带有金黄色的光泽,表皮上的白芝麻散发着阵阵香味,看起来金黄酥脆,油而不腻,令人忍不住想要狠狠的咬上一口。

 带上一次性手套,卡伦将烧饼放到鼻子下面闻了闻,一股香味顺着鼻腔瞬间涌进身体,勾起了卡伦早就按耐不住的馋虫。

 “咔嚓!”

 满满一大口咬向烧饼,卡伦直接一口干掉了一半。

 一口咬下去外酥里嫩、唇齿留香,嘴巴里充斥着鸭油酥烧饼独特的香味,久久不愿散去。

 味蕾仿佛在嘴巴里陷入狂欢。

 这酥脆、这口感、这味道...

 简直就是人间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