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族蓝血

 当然,众所周知,不是所有资源都必须用上。

 只挑出其中的三种或者两种,就可以作为自己尝试“生物电脑”储存记忆的模块。

 在细胞中,DNA上,以每三个核苷酸编组,形成一个密码子,可以是UUU,可以是CUU、可以是AUU......

 把字符作为信息,对应到上面,就可以“储存记忆”。

 如果是真的作为计算使用,那么运算效率自然是第一,但只作为储存“记忆”,储存“基因”的仓库的话.....并不需要高速,只需要有足够空间和能够读取就可以了。

 其实,生物的遗传基因,有很多都是“无效片段”,是“冗余成分”,是多余的。

 客观上来说,这些冗余成分,的确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编译错误的问题,但同样,也增加了编译错误。

 这并不矛盾。

 一只最为优秀的巢龙幼崽出现在众多幼崽之间,一个掠食者出现,那些“劣质的幼崽”,会成为挡箭牌,保护了这只优秀幼崽。

 但是,这些“劣质的幼崽”本身,也会争夺优秀的幼崽的食物资源或者进行攻击等等,导致其死亡。

 把话语简化,很容易让人得出“矛盾”的结论,但是细述的话,可以分清。

 只是,愿意去分清的,和认识到错误并改正的,往往是少数。

 逆火效应、从众、法不责众的侥幸等等,绝对精确毫无误判,只是一个美好的妄想。

 演化实际上就是如此,不是“选择最好的几个”,而是“选择效率相对最高的一大群”。

 基因累积了很多的冗余,对于许多秃头程序员来说,就是他们很熟悉的代码屎山。

 但,这些无用成分,给了地行很大的操作空间。

 把自己的记忆以核苷酸的形式编译到里面,让自己的记忆替换掉这些无用代码,就可以储存下来。

 出现编译错误,导致记忆混淆怎么办——

 统计学。

 如果自己把整个世界的所有生物基因都编入的话,就算出错,很大程度上也能够保持“正确”。

 而且,不只是动物,还有植物,其他生物。

 只要能够相对稳定地进行繁衍的物种,在他没有实现终极目标之前,还停留在个体意识的层面前,这些,都可以成为他的“记忆备份、人格备份”。

 问,当一个人身上的细胞,除了细胞核,其他具有遗传物质的细胞器,全部都容纳了地行的“记忆”时,他会选择如何行动?

 暂且不论他能不能知道自己的加密算法,精准地读取到这些秘密的记忆且不出错,就假设他全都做到了,知道了,他会选择把自己的所有遗传物质全部修改、抛弃吗?

 选择是?

 那么,再来,同样,暂且不论他有没有能力做到,如果给他一个最好的、最优秀的细胞器,能够以最高效率进行供能,给与他最强大的力量,他还会替换、修改、抛弃吗?

 买办和自主制造的问题,不言而喻。

 并且.....就算他这么做了,又如何?

 暂且不论拥有这种能力的人,会不会像地行一样,试图修改全世界所有生物的基因,把他们都作为自己的记忆备份,就算他做了,能这个心思和精力,将所有生物的基因,无论是花鸟树木都进行修改吗?

 当然,这种行动,需要几个名头。

 比如......把全世界的所有物种的基因,都改换成巢龙的基因。

 这是第一层伪装,但也是地行的目标之一,他要把全世界的生物,都变成自己造物的基因库,或者说,变成自己的基因备份。

 如果说哪一天他被毁灭了身躯,那么,他难道要从头到尾再进行一次演化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