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护盾和哨兵模式

 这群生物能够在两种状态中主动转换。

 简单说就是节能和爆发。

 第一种状态,是节能和加速恢复的模式,警戒、防御、能量和血量的恢复速度增强,而代价是力量、敏捷、甚至血量上限都会跟着一起下降高出增强属性比例接近一半。

 同时,在节能模式下,它们会难以被感知到。

 第二种状态,攻击、敏捷、能量上限暂时增加,代价是血量能量的恢复速度、防御、警戒都会下降。

 相对的,这个状态下,它们的生命力波动极为强烈,很容易就被敌人察觉到。

 不过,看到这些生物的这种姿态,地行反而觉得这是一种......接近冬眠的状态?

 地行尽管不能确定它是否源自于冬眠。

 但是,看上去,似乎比较适合鳞翅龙和渊龙这类伏击猎手。

 这里的渊龙,同样包括恐爪渊龙。

 不,仔细想的话,并不太适合鳞翅龙。

 因为鳞翅龙是通过伪装生命力波动的“频率”,与树木的生命力气息达成一致的方式进行伪装。

 其本身还是要不断于树木本身进行连通和生命力“交换”的。

 并且,与其共生的树木本身对于它们来说,就是一种吸收外界营养的“过滤”器械和中转站,可以说,“交换”生命力的过程中,鳞翅龙是每时每刻都在“进食”的。

 这种节能模式,也会降低它们本身的生命力活跃度,并不是一个好选择。

 只能说试试看,看看能不能单独把“爆发模式”弄出来。

 至于节能和爆发模式同时具备的标签,可以交给渊龙演化试试。

 地下环境下,降低气息的隐匿方式,还是比较有用的。

 除此之外,其他的标签,就比较寻常了,都是比较普通的“强化手臂,强化脚足,强化身躯”这样的标签。

 这样的标签,从那些符文矮人那里,地行就已经弄到了一整套了,比对确认过,发现强化幅度比不上之后,地行就放弃了演化这些标签的想法。

 视线转动,地行的目光落在一批又一批新生的巢龙间。

 随着他的主核心等级提升到lv6,其他几个扩展核心也提升等级,他的巢龙部队上限,也从600提升到了3600的数字。

 而在树海龙巢之中,一只又一只巢龙,正在不断诞生。

 他并没有什么专业的军事素养,对于部队的比例,他也相当模湖,所以,他简单粗暴地选择将各个部队的数量都补充到100。

 第一龙巢部队的羽飞龙、翼飞龙、(大)鳞翅龙各100只。

 第二龙巢部队的渊龙100只。

 第三龙巢部队的刃龙、铠龙各100只。

 第四龙巢部队的沼龙100只。

 第五龙巢部队的龙人100只、小鳞翅龙100只。

 然而,即使如此,总数也不过800只而已。

 这点,地行自己倒没太多想法。

 因为个体战斗力的原因,光追求数量没太大意义,他走得路线还是偏精英路线。

 再说了......他的管理架构还没完全建立起来,一下子弄出来太多,现在的他管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