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歌的人

 这两波录完,节目组感觉已经非常接地气了,准备在剪的时候做好情绪渲染。

 而另一头,马小树和邓能跟炒饭摊主摆摊到一点,路边已经没有行人了,大叔准备收摊。

 邓能提议送摊主回家,让他坐节目组的车。

 摊主很为难:“我不能坐车,我要把我的摊子弄回去。”

 他的炒饭摊位,是一辆人力三轮车改装的,平时被城管赶的时候才方便机动。

 马小树说:“你把地址告诉我,我帮你骑回去,你坐车。不用推辞,我们只是录节目体验生活而已。”

 于是,马小树骑上了三轮车,这车上锅碗瓢盆啥都有,还有折叠桌和凳子,还是很重的,但马小树力气大,骑起来非常轻松。

 摆摊的地方在明珠市最繁华的地段,而摊主大叔住的地方却在城郊的农村自建房,距离很远,马小树蹬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才抵达,换成摊主大叔只怕还要更久。

 大叔用铁链子把三轮车锁在院子里,把调料、食材和锅具等搬回出租屋里,生怕被人顺走。

 出租屋是一个四平米的卫生间改造的,空间异常狭小,蹲坑旁边就是床,床上睡着一个小孩子,床边小桌上的课本整整齐齐。房子角落里堆满了杂物,正对面的墙壁上挂着一幅Q版日历,上面写着几个字:

 “生活就是这样,笑笑就好了。”

 邓能是个眼窝子浅的,见到这一幕,偷偷到外面抹眼泪去了。

 马小树司空见惯,跟大叔小声交谈着:“这一间屋子,月租多少钱?”

 大叔很窘迫:“一千,城里更贵,住不起。”

 马小树:“我住过比这更小的房子,也是很贵,嫂子呢?”

 大叔:“她上夜班。”

 马小树:“挺好的!老家修房子了吗?”

 大叔难得笑了:“修了,平时家里老人住着,我们过年才回去。”

 又寒暄两句,马小树带着节目组告别了摊主大叔,坐车回酒店。

 邓能坐在车上哭哭唧唧,他问马小树:“你都不感动或者觉得可怜吗?”

 马小树一脸疑惑:“他们不可怜啊,自食其力有什么不对?而且孩子也带在身边,挺好啊!工作很辛苦,住得很破旧,都没什么的,世界上大部分人就是这样活着的,只是你一直不知道而已。哈,现在的影视剧里没有真穷人。”

 邓能:“可是,这也太辛酸了。”

 马小树一笑:“比他们更辛酸的大有人在,至少他们有奔头。”

 邓能说不出话来,他无法想象马小树口中所说的更辛酸的人,到底活成了什么样子。

 马小树又说道:“纸醉金迷的明珠市,永远不属于他们,他们也不属于这里,只是过客。只希望国家昌盛,社会善待他们吧。我们能做的,就是多做一些好玩的节目,让他们辛苦之余,开心一下。”

 邓能突然感慨起来:“我总算知道你为什么这么红了。”

 那不然呢?

 马小树就是一个普通的底层人,得到普罗大众的喜欢和支持很正常,甚至,在比赛的时候,马小树得到的投票很多都来自底层人们的“报复性”投票,就像之前的程序员大哥。

 邓能说:“要不我们给大叔捐点钱吧?”

 马小树严厉拒绝:“别这么干!他们虽然穷但很勤劳,他们有属于自己的体面。”

 节目播出后,弹幕很感性:

 “还得是马小树啊,看看那两组的摊主多小资。”

 “住旅馆摆地摊,我是没见过。”

 “邓能哭惨了……”

 “看哭了。”

 “马小树觉得稀松平常。”

 “他就是这么过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