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还有比自家岳父更靠谱的吗

 第六卷

 6.40还有比自家岳父更靠谱的吗

 看着林如海很是迷茫的表情,周阳叹了口气,很清楚问题所在。这位探花郎如果不是因为有个女儿叫林黛玉,恐怕早就和历史上不知道多少三甲一样,只能在史书上留下个名字,其余“生卒年月及事迹不详”。

 大周朝传承到郭恺,算是第五任皇帝、近百年时光,基本到了一个封建王朝的巅峰期,各种积压的矛盾虽然并未爆发,但已经如火药桶一般,白莲教已成气候,朝廷岁入逐渐减少,地方势力起势,军队日趋崩坏,朝廷官府也慢慢被党争占满;正所谓“物极必反”,要是一直拖延下去,结果免不了和其他朝代一样,只需一个火星,结果谁也说不好。

 林如海是典型的封建士大夫,出身显贵、身居高位、自身能力突出而且并不死板,比如,他并不贪腐,但也不拒绝“规矩”,但这也就意味着,他对整个天下的中下层缺乏了解,为人偏理想化,当发现问题与自己的预期对不上、甚至差距巨大的时候,迷茫也就不奇怪了。

 这不是说周阳就比林如海能力强、脑子聪明,而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王朝发展的一堆“规律”之类东西,现代早被反反复复扒了不知道多少遍,基本上混网络的都知道,但知道是一回事,解决是另一回事,至少江南问题也好,盐政问题也罢,除了一顿火器打平换人之外,周阳想不出别的办法。

 就像是后世一句名言所说,“历史的尘埃压在任何人身上,都是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这些本来很“正常”的问题到了林如海身上的时候,结局就是家破人亡——然后他发现,问题解决了,办法是他一向瞧不起的武夫,一顿火器就平了?

 “大人是不是觉得,事情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周阳笑着说道,这不奇怪,林如海在朝堂和高层呆的太久,对基层不了解很正常,“就好比八大盐商,在大人心中,‘士农工商’最下等,怎么就成了扬州一手遮天的存在?一众朝廷官员,怎么就哈巴狗一般,给这些奸商保驾护航?都是寒窗十年出来的英才,为何一见银子就全没了廉耻?”

 “老夫并不迂腐,知道这天下大事,‘熙熙攘攘,利来利往’的规矩,可扬州当地官员众多,大半都是科举正途,为何把‘富贵不能淫’的道理全都忘了?”林如海无奈苦笑,“子阳可能不知道,老夫都准备拼死以报君王,却被你用了区区数日就扫掉了。

 那时老夫也没多想,先帝的赏赐就到了,当初刚一回京,我就向陛下举荐了你,先帝也想重用,却被龙首宫和刘伦、于充联手阻挡,最终达成目的,竟是通过永静殿下胡闹一般的方式,也让老夫第一次发现,朝廷什么时候成了这个样子?”

 “额......”周阳这才想起来,当初他的提拔任命文书,是永静公主在龙首宫直接抢了“皇帝之宝”盖上的,理由是“自己选了夫君”,确实有些儿戏,“大人,我和刘伦的冲突你知道,这里面可不光是个人恩怨。

 【鉴于大环境如此,本站可能随时关闭,请大家尽快移步至永久运营的换源 】

 大人记得,下面的话出我之口入你之耳,出门我一句都不会承认——朝堂上的所谓‘文武之争’,归根结底争夺的是利益,这不只是银子或是财货女子的问题,而是主导权、控制权,是对整个天下的掌控,表面上的表现不只是文武冲突,还有君权相权之争。

 于充在城门楼上搞得那场闹剧,说是因为不满陛下亲近武勋之类,本质上是他不想再面对一个武帝或者强势君主,只要随便换上哪个宗室子弟,朝堂上的事情完全可以抓到自己手里,搞出个新瓶装旧酒的‘站皇帝’与‘坐皇帝’。

 于家是江南大族,代表的是江南士绅、地主的利益,这次抄检我虽然没有参与,也听说前后加起来超过五百万两现银,另有两倍于此的房产、土地、财物,人丁过千、影响过万,若是他掌握了朝堂主导权,整个江南对皇家、朝廷来说,等于失控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