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死不悔,法不容情

 咚!

 伴随最后一道鼓声落下,县衙公堂外头,已经聚集了大批百姓,探头探脑朝着里面张望。

 可惜却被一副山水朝阳图的照壁,挡住了所有视线。

 “有人击鼓了!”

 “这鼓都不知多久没人敲了,哪个这么大胆?”

 “多半是外地人来了,咱运城有青天,直接递交诉状就行了,不至于敲鼓。”

 “不管有没有冤情,敲了进去就得先挨脊杖,这谁受得了啊”

 “即是击鼓鸣冤,我等也有权进去观望,尔等为何聚集在此?”有书生挤过人群,大大方方走进了公堂,一旁衙役也并未阻拦。

 “成弘乃是学府儒生,听他的没错。”

 一众百姓轰然挤入公堂之内,在红线之外停了下来。

 不是所有案件都会在公堂之上审理,而能够上了公堂的案件.....大都不会禁止平民百姓观看。

 这是为了减少徇私枉法,本身也是一种监督机制,这也是县衙公堂设立在大门口的原因之一。

 只不过许多百姓畏惧县衙,往日即便有案件审理,又有几人敢作死进去查看?

 没这空闲不说,去看一眼可能还会惹上麻烦,正常情况没几人会去看公堂审案。

 可击鼓鸣冤就不同了,一般都是有大冤屈。

 而且这种大多不是本地人的案子,看几眼也不会惹到本地乡绅,麻烦少了很多。

 公堂之内,两名捕役带着一位妇人和女童走了进来。

 那妇人年约二十四五,衣衫褴褛,脸上带伤,眉目悲戚。

 脚下还有一位年仅五、六岁的女童,眼中含泪,怯生生地躲在身后,拉扯着妇人破烂的裤腿。

 “堂下何人,欲告何事?”

 砰!

 妇人拉着女童,重重跪在地上,磕头不止。

 “请知县老爷做主!”

 “本官并非运城知县,乃是本地总捕头,你有何冤屈,尽管说来便是。”

 妇人闻言猛地抬起头,两行泪水在她脏兮兮的脸庞落下,留下两道白痕。

 “可是运城青天,铁总捕头在上?”

 铁棠摆了摆手:“青天不敢当,不过运城总捕头,的确是铁某。”

 “民妇孟颖儿,乃是幽县凤泉乡,杨家村人士。

 因幽县官官相护,民妇状告无门,听闻运城有位青天大老爷,特此赶来击鼓鸣冤。”

 “你欲告何人?”

 孟颖儿垂泪:“幽县杨家村里正,以及村霸杨正业。”

 里正,相当于村长,也算官,但不入九品十八级,属于流外编制。

 铁棠沉默片刻,轻声说了二句。

 “也就是民告民了!”

 “你可知....若是所告不实,当反受其罪?”

 “民妇读过几年蒙学,晓得这些。”

 “好!”

 铁棠一拍惊堂木:“以民告民,当先受脊杖十下,你可考虑清楚了,是否真要告状?

 若是就此撤诉,本官可以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

 “只要能为我家良人讨个公道,民妇百死不悔!”

 说完孟颖儿不停叩首,公堂之下已然出现斑斑血迹,犹如雪中之梅绽放。

 “呜呜~哇”看到自己娘亲鲜血淋漓,旁边的女童吓得大哭,蹲坐在地,茫然无措。

 “停!”

 “让她停下!”

 两名青衣捕役快衙役一步,先行走到公堂之下,拉起了孟颖儿。

 “请铁青天.....为草民做主!”

 她已经走投无路了,最后的希望,就是运城这位‘青天’,可其人究竟如何,她也不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