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世宝经》

 第三种是‘筑世派’,认为‘洁如妄世,万物真一’才是整篇经文的正解。世界既然那么污秽,何不创造一个新的世界?让万物都归于真正的形态。

 这三种流派是最大众的流派,当然还有‘自强派’,他们依据的就是‘世如宝体,万物求一’这句话。如果世界污秽,而重铸世界又显得虚妄,那不如自己强大,以自身的强大无垢,去迎接这个世界。

 每个流派的解析都放在游戏中,但是小脑脑反馈给他们的技能都非常一般。这种情况下,就是他们的逻辑没有自洽,没有完美的契合每一句经文,所以得到的反馈就不强。

 网友们的讨论张存道自然不管。他看着这几种流派的解释,然后脑中有一个想法。

 “这些对经文的理解,虽然都是偏向于某句话,但是会不会有人将这些都糅合起来,搞出一个四不像来?”

 他想到这里,又想到了桃源乡的第一位进入者,那一位大能。

 他是不是就这篇经文的所有者?他觉醒了自己的经文后,然后仔细领悟自己的经文,有些领悟就和网友们的理解差不多。

 他也觉得世界污浊,或者是经历了某些事,让他觉得这个世界污浊,如果有了这个状态,那么他对经文的第一句话一定理解很深。理解的深,那他修行这门经文的速度就快,修为就会很高。

 或者,他刻意的寻找桃源乡,或者他从某处知道了桃源乡,然后认为这里是个很好的避世地点……然后想在这里建立他自己理想的故乡……

 这么一步步的,就很契合他的经文。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与其说他理解经文,还不如说经文让他这么理解……

 经文成精了?

 现实世界中,经文随便怎么想,怎么口嗨都没事。因为经文不显力量。

 但是在迷雾世界,经文只要悟通了,就会修出力量,对经文的‘领悟’越深,这修为就越快越强。这桃源乡,不管怎么看,都非常契合这《映世宝经》的情况……

 有一句话叫‘时来天地皆同力’如果有这么一个地方,完美的契合你的经文,有一种思想,完美的契合你的思想,那是不是天时地利人和俱在?

 想到这里,张存道脑中也有了画面:一个落魄的修行者,甚至是对世界多有不满的修行者,在一个机缘巧合下,进入了桃源乡福地……

 这里的一切都符合他对‘避世’对‘污浊’对‘筑世’的想法,在这个没有人的地方,他可以构建出自己最完美的世界。

 “以缘求筑世,不如独世。以独求妄真,不如虚余。”

 但是似乎他失败了……于是就有最后这句话,最后这句话明显和前面四句话格格不入,最后的这两句话,是他自己添加的……

 如果……如果我也成为一个厌恶浊世的人,然后在桃源乡修行《映世宝经》,我以这种思想,以这种状态,强行‘天时地利人和’。是不是也能修出大神通?

 想到这里,张存道的心砰砰直跳。因为潜意识告诉他,这是可行的。领悟经文,不就是要领悟经文的本质嘛。如果我将我自己‘扮演’成和经文契合度百分百的人,那么修行这经文岂不是如有神助。

 这个想法在张存道脑中盘旋不定。

 他想了良久,终于狠狠的将这个想法压下来。这条路虽然可行,但是却是通向未知的。这一切都是张存道的设想,脑中逻辑虽然自洽了,但是总是觉得这种修行方法不正常。

 这不是人在修经文,而是经文控制了人在修行……

 不过人不能修,那利用这经文,给狗子修个宝体如何?

 经文的解析者中,不是还有一个小众的‘自强派’嘛,他们就是认为第四句话‘世如宝体,万物求一’才是最正能量的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