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真相(三)

 看着手里厚厚一沓拜师贴,身旁放置的一堆“束脩礼”,桌面上摆放的一圈盛着各色茶汤的茶杯,老师傅目光放空,似是透过眼前的物品在怀念往昔。

 他的确在怀念曾经,怀念自己初见师傅拜师求学的时候,怀念自己逝去的青春岁月。

 “都起来吧。”他缓了缓神,看着眼前的徒弟们。

 倒是一群有心的孩子。

 另外三个老徒弟此时推门进来,差点被房间里的情况晃了眼。

 尤其看到自己师傅投过来那意味深长的眼神,三个人都有些讪讪的。

 有时候货比货得扔,人比人气死人。

 他们做梦也想不到有一天会被新来的“师弟师妹”们给内卷到天花板上。

 想当年他们三个拜师的时候,只是简单地改了口,其他什么也没有。

 虽然对待师傅的敬重之心是一样的,但此刻莫名就觉得自己低了这些师弟师妹们一头。

 不过他们的尴尬情绪没有持续多久,老师傅就物尽其用地给他们分派了人手,把玩家们拆分成三组,由他们三人负责带领学习、入门。

 学习的重点侧重于动手实践,理论知识穿插其中。

 唐溱溱正跟着带自己的师兄学习古籍修复方法,这也是她最感兴趣的地方之一。

 古籍修复有许多流派,漫漫历史长河中饱经岁月磨砺留存下来的还有:沪派、京派、扬派、苏派、蜀派、鲁派、徽派、津派和岭南派。

 但他们这些流派的古籍修复艺人也随着年龄的增长,后继无人或传承人另谋出路等原因渐渐消失,至今所剩寥寥无几。

 有些大学里也有专门的古籍修复专业,为国家培养定向技术人才,但由于专业能力要求较高,需要本科及以上的学历为基础,所以该专业无论知名度还是招生人数,都远远逊于其他专业。

 一般的古籍修复要从拆书页、标页码、去污开始。

 唐溱溱等人现在正在进行的工作任务,就是大写的“拆”。

 师兄做了示范后,众人小心翼翼开始拆装手里的古籍。

 当然,他们此时手里的“古籍”,是做旧处理存在各种问题的、从小摊上一摞摞批发来的现代书籍。

 毕竟古籍少有,且万分珍贵,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遗憾,而用这些书籍给新手们“练手”,大家至少不会心疼。

 就像唐溱溱练习针灸术,刚开始要用到穴位小铜人,后来是在自己身上练习,直到能力得到业内认可,才准许给他人施针一样。

 看师兄操作的时候觉得简单,上手就知道什么是眼睛会了,脑子不会。

 好在身为过来人,师兄很理解他们此刻的窘境,不时过来查看他们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指正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