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海洋动物

 在我国,我们常吃的海蜇有三种,分别是海蜇,沙海蜇,黄斑海蜇。

 我们常食用的海蜇部分多为海蜇头,海蜇皮,经过盐和矾加工而成。细细切点白菜头或拍点黄瓜,烫好海蜇皮,拌上味极鲜和醋汁等调制好的蒜泥,清爽解腻,又带着一股独特的海味鲜美,是沿海城市人们餐桌上常见的一道凉拌美食。

 不过,若因此觉得海蜇柔弱可欺可就大错特错了。海蜇的触须多带毒素,平常我们在海边看到它们应该尽量保持安全距离,不要冒着被蛰伤的风险,不仅仅是越美丽的越危险,比如大名鼎鼎的“僧帽水母”,看起来平平无奇的海蜇也会让人印象深刻。

 对于这类神秘又危险的生物,唐溱溱无意打扰。

 “我好像发现目标了。”唐溱溱说完,小心地游了过去。

 是一只造型奇特的海龟。

 说它造型奇特,因为它浑身缠满了打结的破损尼龙绳渔网,远远一看,像是龟壳上随波飘荡的海藻。

 严重的是,绳子已经勒进了它的肉里,把它的龟壳勒变了形,变得鼓胀畸形,十分丑陋。

 唐溱溱看到它眼里流露出的痛苦神色。

 她轻轻靠近,用手缓缓托起它疲惫疼痛的身体。

 说真的,看着眼前伤痕累累的龟,她有些不敢下手,生怕弄疼了它。

 拿出锋利的小剪子,尽量避开它皮肉翻卷的伤口,克制着自己的手不去颤抖,剪开一根根桎梏了它许久的枷锁。

 唐溱溱认真处理好它的伤口,把它放进了伴生空间。

 几乎经过全身治疗的它身体有些虚弱,养一养恢复精神再放生,对它比较友好。

 只是,也许它被勒得惨不忍睹面目全非的龟壳,再也无法恢复本来该有的光洁圆润坚硬。

 被剪下来的尼龙绳也被唐溱溱收好,放进伴生空间里专门的垃圾袋子里。

 有了第一只,第二只,第三只便纷至踏来,唐溱溱的视线里,出现了许多正等待治愈的伤患海洋动物。

 似乎只是瞬息之间,这里能够救助小动物的消息便传开了。

 不时有误吞食了各种海底垃圾的鱼类前来寻求帮助,唐溱溱有种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感觉,许多未曾见过的海洋动物出现在眼前,场面蔚为壮观。

 “排队啊,大家排好队。”唐溱溱一本正经地挥了挥手,冲着已经里三层外三层把自己围起来的海洋生物们招呼道。

 一条刚刚得到救助,身上缠着许久的渔网被成功取下的小鲸鱼正欢快地围着她翻跟斗。它的妈妈在不远处看着这里,不时上潜猛喷出一条水柱,高亢愉悦的叫声显露出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