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大家

 新的榜一自然是《新贵妃醉酒》。

 纵然有后发优势,但其销量涨幅已经超过了当初刚发歌的《传奇》。

 这股火从乐评人烧到了乐坛。

 业内各种人士在看客上发表自己的观点。

 大部分在夸,也有一些人觉得用当代流行唱法结合京剧唱法,不三不四。

 直到戏曲大家陈兰的出现。

 “一首颇具创新的歌曲,对于戏曲的继承和发展很有借鉴意义。”

 戏曲,到了这个年代,由于各种因素,越来越不受年轻人喜欢。

 有些人怪罪年轻人浮躁,但也有些大师做出创新,亲自下场,重新弘扬传统文化。

 陈兰,有点类似于前世的琵琶大师方锦龙,比较活跃,知名度也较高。

 不少人都知道这位实力和履历都异常强悍的大老。

 他的支持,使得少数的负面评论不翼而飞。

 外加宋羽没有露面,自然也没有仇敌,不会有人买差评。

 一时之间,《新贵妃醉酒》可谓是再无敌手。

 北龙某家四合院。

 桂抒提着苹果和牛奶,上前用力拍了拍。

 一位年过七十白发苍苍的老者打开门。

 “陈叔。”

 桂抒打着招呼。

 她家就在附近,因为看到陈兰对于宋羽的支持,故而登门拜访。

 “是小舒啊。”

 陈兰露出个笑容,说道,“进来坐吧。”

 桂抒,不是她的真名,而是艺名。

 能知道这点儿的人不是很多。

 陈兰算一个。

 两个人坐在院内。

 立即有人端上热茶。

 是陈兰的徒弟。

 “你觉得孙悟空怎么样?我先前在节目中说想引荐他加入文艺协会。”

 桂抒开门见山说道,“如果有您的加入,希望就更大。”

 “是个天才。”

 陈兰沉声说道,“我听得出来,他学戏曲的时间应该不长,却有如此效果,说明他的天赋不错。”

 桂抒倒是有些没想到。

 她以为宋羽应该和王智类似,学过几年。

 “你知道孙悟空是谁吗?我引荐他自然没什么问题,但得清楚他的人品。”

 “陈叔,肯定想不到是谁。”桂抒卖了个关子。

 她在第三期节目结束后就问了廖健。

 理由也是这个。

 并且当场签了合同,不会泄露给除文艺协会的另外的人。

 即使告知文艺协会,也让他们保密。

 加入文艺协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正常情况下,可能得半年,所以需要提早做决定。

 廖健告诉了她孙悟空是宋羽。

 桂抒整个人都有点儿傻眼。

 但更加坚信了自己的引荐是正确的。

 原因很简单。

 她先前以为孙悟空是个三、四十岁的天王,资历足够,又有这种创新戏曲的能力,成为文艺协会普通会员是妥妥的事情。

 但现在告诉她是个二十岁的年轻人。

 这比天王难得。

 怎么看都觉得前途无限。

 就是资历差了点儿。

 “是先前那位开创华夏风的宋羽。”桂抒接着说道。

 “是他?”陈兰有些动容。

 华夏风的出现,引起了文艺协会的关注,但不多。

 因为至今为止,只有一首《东风破》称得上优秀。

 暂时没达到大力推广的程序。

 除非出了一首真正意义无可辩驳的歌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