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战斗

 战区AI:“指挥官,工程师可以协助关停传送信标,这样普罗托斯的舰队将无法从主战区星门抵达,而必需从本战区的星门出发。”

 战区增加了标记路线,大致走向是西南-东北一线。

 于是赵石没得选择,只能要求工程师分别进入三处信标,将其关停。

 主战区的玩家证实,他们得到提示,普罗托斯暂时无法获得空军支援。

 他们会尝试集中资源打一波反击,看看能不能击穿主战区的普罗托斯防线。

 次要战区这边,同盟军玩家开始把游戏当MOBA类游戏来玩,切换手动模式操纵各自的狙击手进行移动,在光子炮台的射程边缘上游走,试探性攻击巡逻中的狂热者。

 狙击手的射程很远,但也仅仅是比光子炮台稍远一点的程度,主要是反步兵,没有反装甲和攻城能力,而且行动速度很慢。

 一旦被普罗托斯觉察,当场就会冲上来扬了狙击手。

 狙击手和军犬、蜘蛛无人机一样,对步兵目标具有秒杀效果,但对部分血量加强或者护甲加强的步兵单位则需要两枪甚至更多枪。

 普罗托斯的狂热者拥有灵能护盾,而狙击手的攻击属于动能杀伤,对护盾的穿透效果很差,所以需要数枪才能击杀一个狂热者。

 狂热者一旦被攻击就会立刻寻找攻击来源位置,很快就能发现并冲上来斩杀狙击手。

 因此需要蜻蜓无人机来进行一次EMP攻击,以清空目标的护盾,随后狙击手出手射杀,达到迅速毙敌的效果。

 赵石仔细设置好命令,优先撤退,保持距离,攻击一次即后撤观察,跟随狙击手行动等等。

 通过广泛地开展冷枪战,联军似乎摸清了一点门道。

 普罗托斯似乎并不会混合大量单位来组成大规模部队,而是专注使用少数几种单位,然后通过规模化发挥其特性。

 因此联军只需要见招拆招即可,很多时候不用堆砌太多冗杂的部队,降低针对性。

 例如对付狂热者,不要投入大量装甲部队,使用狙击手、军犬、蜘蛛无人机等能够快速杀伤步兵的单位,搭配蜻蜓无人机即可。

 最合算的是狙击手、蜻蜓无人机,能够克制近战的狂热者,而且机动性也不错,追求性价比的话,可以将狙击手换成军犬,破盾后一口咬死也行,但大概需要二比一的比例来针对狂热者准备军犬,因为军犬攻击的时候有一个前扑的动作,而狂热者抬手就能够砍出一刀,明显后者攻击出手速度更快一些。

 想要低战损,就狙击手、蜻蜓无人机。

 不仅是狂热者,所有普罗托斯的地面单位都可以通过蜻蜓无人机来压制,宝贵的EMP冲击波可以用于局部快速突破和战场控制,其和EMP地雷一样有瘫痪机械化单位的作用,能够瞬间清空地面单位的护盾,可以制造数秒钟的战场控制优势出来,己方部队趁机快速清除失去护盾的普罗托斯机械化单位,即可赚取大量战损。

 之前的策略都错了,才会被打得那么难受。

 这些想法迅速以攻略帖子的形式出现在帖吧和论坛里面,以便更多玩家迅速适应战场。

 联军花了一点时间肃清了战区内能够被找出来的狂热者,然后将唯一一处普罗托斯水晶枢纽包围住了,其位置在战区西南部。

 由于这个水晶枢纽周围有多个水晶塔和光子炮台,一时半会儿还没办法处理,只能先进行监视。

 战区AI:“指挥官,我们确认了普罗托斯在这里的基地。

 北冕座军团最后的MCV将传送到战区内,请在他们完成自己的战斗准备之前守住防线。

 更多联军部队已经抵达战场。”

 通过超时空传送和空投,大量同盟军部队被传送到三个传送信标附近,组成一道防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