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功名路(五十三)

他想到曾经听说苏州府那边女人立女户,如今想来可能是因为织造业,织造业主要就是女人来做的,经济地位决定家庭地位,后世民国开始长三角那一带,女人的地方就不低了。

沈陵熬了两个夜晚,翻阅了江南数十个府城的卷宗,数据列了十几张纸,为了让自己直观一些,他还画了折线图,不知不觉就写了五六页,还意犹未尽,有些地方在奏折当中无法全部讲述,只能略写一下。

虞衡司如今对江南道递上来的公文极其重视,由于上面警示,下面江南的官员也递了公文。

沈陵如今有些犹豫,他这份奏折不知该直接递给圣上,还是先递给左尚书,他主要担忧左尚书直接不认同他的想法,忽然想起来老师曾经和他说过的为官之道。

以他的品级他有直接上奏的权利,但细想之下,还是先得和左尚书商议,若左尚书认同,由左尚书上奏最为合适。官场便是如此,功劳是由上往下分配的,即便下面做的更多。在地方亦是,功劳上报是由位最高者向上报。

如若他直接向圣上上奏,得罪了左尚书,不仅他的提议会被砍掉,他的升职之路绝对会受到限制。还是先同左尚书商议商议,有他的支持也会更容易。

沈陵把自己的奏折放入公文一道递给左尚书。

当日左尚书邀他一道饮一杯,沈陵欣然应允,左尚书选在了一家巷子深处的小酒家,两个人都换下了官服,似是寻常的富家老爷,并不引人注目。

身旁的侍者为他们斟好酒,两个人轻轻碰了一杯。

左尚书抿了口酒,哈了一口气,问道:“知道我是为何约你吧?”

沈陵点点头,笑着说道:“大人独找臣可是有何想法?”

左尚书微微眯起眼睛,难得笑了起来,干瘦的脸显得有几分和善,左尚书捏着酒盏,道:“孝原,写这奏折用了多久?”

“回大人,也没多久,下值之后便回去写,用了两夜。”沈陵恭敬道。

左尚书回想那奏折的内容,道:“你的奏折写得很特别,与众不同。”

沈陵看着他的肃容,心里微微尴尬,尚书大人其实想说的是他写的一点文笔都没有吧,干枯得很。

左尚书瞥了他一眼,这年轻人一看就知在想什么,心思太过浅显了,不过这样也好,“你的设想是不错,但有些地方还是太过于理想化了,尤其是收税,商税并不容易。”

沈陵道:“大人,您不觉得此时收商税并非只是为了收税,我们的目的是抑制江南织造,而非真正收多少税款。我们需要给江南织造的消息是朝廷要压制他们。”

左尚书『露』出沉思之『色』:“然后呢?”

“压制是第一步。首先这加了税,必定涨了成本,这衣服得抬高价格才能赚钱。也许收税不全,但一定能打压到织户,防止他们过度扩张。其次我们再控制农田,布匹需要丝和棉花,就得种棉花养桑蚕,不得随意更改良田用途,保证农田有人耕种......”

沈陵忍不住喝了好几口酒来解渴,脸上也渐渐红了起来,越说越畅快:“大人,您想,若是我们拦腰斩,难保会有私下里悄悄运作的,将人分散开来做衣裳,容易钻空子。但若是我们用加税的方式给织造带上了紧箍咒,慢慢缩紧,可不比直接压制更为春风细雨。”

哎,沈陵也没想到自己能扯得这么溜,这些话也是半真半假,看似完全站在朝廷的角度思考,那是因为他说的点都是更靠近朝廷想要的,短期内肯定是利于朝廷的,但织造商户们定会谋求新的出路,沈陵要做的就是为他们争取时间。

当然这件事情也是一箭双雕,若是征商税,官府就会开始尝到商税的甜头,朝廷也并非那么有钱,有些时候真的很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