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田舍郎(二十三)

还没过年五十个纺织机已经做完了,沈家地方小不好安装,沈全和齐老爷通了通声,把做好木头架子都拿齐府去组装。

过年的时候,家里放织布机和做织布机的屋子都是锁着不让人进的,一得空家里头就赶着做。

一开年,齐老爷带了几台织布机到苏州府去了,人未归,声先至,说让他们加紧做,苏州府定下了一百台织布机!这可能还不是全部的。

沈家人又喜又忧,紧赶慢赶,原本以为做得够多了,没想到这开门红比想象中得还多。这回人手是真不够了,沈陵怕他们为赶工熬坏了身子,便道:“这还只是苏州府的第一批,指不定就还有第二批第三批,还有湖州府那边,各个地方都要织布机,咱们这赚得就是开头钱,如今不多做一些,还等什么时候。咱不如招一些临工,让他们一个人只做一种零件,他们也不知做得什么。”

这财运当头,自是没人能够抗拒得了,若眼睁睁瞧着那白花花的银子溜走,岂不痛心疾首。家里头也终于放下了怕被别人学去的那一套,首当其冲先找堂伯家,刚开年大家都是闲着的。

谁都愿意做些临工赚些钱,堂伯和几个堂兄弟都来了,这下子速度可算是快了起来,齐老爷那儿的好消息也时不时传来,告诉他们又定下了多少架,隔几日齐家的下人便架了好几辆马车来拖,那纺织机定是不能搭起来的,都是一个个零件不站地,搭建起来运输便就困难,这一下要一百多架的。

沈全心生一计,让二郎和沈二跟着去苏州府,到了那边再把纺织机给装好,这样子一辆车能运更多的纺织机,他也有心让二郎出去开开眼,男儿家还是得出去走走才能见世面,大郎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这般一来,家里头又得招人了,这村里头对沈家这营生好奇着呢,这马车进进出出,又招了这么多人,乡下人娱乐少,可不就好奇别人家那点事儿吗。奈何沈家人这嘴紧得很,大妞过来打探都没用。

这纺织机的生意越做越火,苏州府定了几百个的货,齐老爷又不间断到湖州府去,湖州府的生意又源源不断地过来!沈全也是家里和城里两头跑,这两个月下了,那富贵肚都没了。

这不,夜里头让方氏给他推腰呢。

“边上些,对,对,就这儿,噢,我的老腰骨。”沈全发出又是舒爽又是痛苦的声音。

方氏其实每日也辛苦,店里的生意也好,给他推了几下便不乐意了:“我这身上也还酸痛着呢。”

沈全翻了个身,喘了几口粗气,盯着顶上的梁道:“他娘,等齐老爷回来,我估『摸』着得同他请辞了。”

方氏一惊:“好端端地怎么要辞了,家里的生意?可铁娃不说了吗,那是个时令生意,你忙完这一阵估『摸』着就没那么忙了。”

沈全叹了口气:“不是为了这个,有些这个的原因。”

“那你怎么想的?”

沈全坐起来,双腿盘着:“你晓得咱这纺织机如今赚了多少吗?”

方氏心里是有底的,毕竟纺织机这数目摆在那儿。

“就算除去木材和零工费,至少得有五百两了!”沈全得意的同时,心里头一阵舒坦,笑着说道:“这五百两银子,爹估计首先要在城里买个宅子,剩下的钱可能买地或者买铺子租出去。”

“这不挺好的,可跟你做掌柜有什么关系,你都做了这么多年了。”沈全的月银是一涨再涨,齐家待他们很是厚道,这样的东家赶哪儿去找。

沈全又是一阵叹息:“为了铁娃。”

方氏不解:“和铁娃有什么关系。”

沈全靠在床上,目光放空:“我这做掌柜,瞧着风光是风光,可点头哈腰样样没少做。以前为了养家糊口,也倒是无妨。可咱铁娃以后是要科考的,如今家里头又有这样一番运势,若再置上几十亩良田,我们家也能算上耕读人家。小少爷和铁娃关系好,可我在齐老爷手下做事,铁娃就好似矮了一头,也还好小少爷人心善,打小和铁娃要好。还有就是科举,你不懂这科考,读书人瞧不起商户,讲究家世。你想啊,你想给铁娃讨什么样的媳『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