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实行的,都是愚民政策

 “胡大人用不着散尽家财。本官之前负责税收,咱们武朝究竟有多少钱,可比任何人都清楚。

 一句话,我武朝不差钱!”

 确实不差钱,作为皇帝,宋玄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一点。

 普通人根本无法想象,当年刘伯温领着一队队的火铳兵,从江浙各大士绅豪强手里究竟收了多少的税。

 几十万,上百万,甚至一个家族收取过千万两银子的都有。

 也正是因为不差钱,宋玄才能在短短几年之内,便打造出了一支堪称无敌的火器大军,一路横扫各种不服,一统天下!

 文官三大巨头,已经站出来两个表示支持普及全国启蒙教育,大殿中原本还出言反对的文官们,一个个都蔫了。

 虽然李善长尚未表态,但众人都知道,这就是个老狐狸,不见兔子不撒鹰,在皇帝没有表露自身意思之前,他是不可能直接表态的。

 果不其然,在宋玄询问李善长意见时,这位民政部主官,也确实没有直接表态。

 “陛下,普及全民启蒙教育,对于百姓来说是天大的恩赐。但同样,有利也有弊。

 有利的一面自然是以后我武朝将人才辈出,再也不用为缺少人才而头疼。

 而弊端也同样明显,启蒙教育普及后,百姓开了民智,以后管理起来恐怕难度要提高不少。

 历朝历代,其实本质上都是实行的愚民政策。老百姓懂得越少,格局固定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便会越发容易统治。

 而若是开了民智,老百姓懂得多了,了解的多了,心里的欲望不断提升,对于我武朝的官员来说,如何治理百姓,将成为一个不小的考验!

 是开民智,还是沿用以往朝代的政策,此事臣等不敢妄言,当由陛下乾纲独断,一言而定!”

 话落,朝堂上雅雀无声。

 不少人看向李善长,不由得有些佩服了。

 愚民政策,这事是历朝历代以来心照不宣的事情,但谁敢拿到大朝会里主动说出来。

 这番话以后传出去,必然是要被万民所唾骂的。

 一个弄不好,李善长这位文官之首,将会受到那些所谓清流名士拿来刷威望名声的活靶子。

 宋玄静静地看着李善长,笑道:“李卿在这朝堂中不畏流言敢说真话,这一点,朕很欣慰。在朕做出决断前,你可否说说自己的想法?

 是想开民智,还是不想?”